慎重选择小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进入小学是孩子们正式接受义务教育的开始, 面对五花八门的招生宣传, 家长们很容易在选择时感到迷茫 。
好老师比学校名气重要
很多家长在多年之后才意识到, 学校的名气不是决定孩子是否获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因素, 最关键的其实在于能否找到一个好老师 。
小学学的是基础知识, 这对符合小学教师资格的老师都不是问题 。 但是, 这个年龄段,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技巧、方法和兴趣, 乃至养成健康性格和人格, 对老师来说更是重要课题 。 这时, 有经验和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的优势就显现出来, 他们更了解孩子的学习规律, 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发展 。 而师德、品德优良的老师, 更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启蒙导师 。
就近入学的同时, 不妨提前了解一下老师的情况 。
家校距离较近为宜
女儿今年就要上小学了, 在某科技园工作的郭阿姨, 每天都在两个选择间徘徊:一是一所重点小学, 但要交高额赞助费, 而且离家较远;二是一所离家很近的非重点小学 。
其实, 就近入学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有好处的 。 然而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味追求“名校”, 甚至不惜奔波穿越大半个城市, 并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
6-12岁的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充足的睡眠 。 如果上学路程太远, 天天早起, 睡眠不足, 精力就会变差, 不仅影响白天的学习, 时间一长还易产生惰性, 影响学习热情 。
事实上, 选一个离家近的学校, 缩短了上学、放学的路程, 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发生 。 孩子还可以自己上下学, 逐步培养起独立性 。 就近入学, 聚集的都是附近的孩子, 他们之间比较容易形成稳定的伙伴团体, 对孩子的认知过程和社会发展有好处 。
超大班额学校不宜进
很多名校由于资源有限, 常常会一个班有很多学生, 班额太大老师能顾得过来吗?不少家长对此提出质疑 。
【慎重选择小学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确, 小班教学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人少, 受到老师的关注会更多一点, 对孩子是一种动力 。 如果班上学生太多, 不能被老师叫出名字的孩子, 心里难免失落, 甚至会影响学习兴趣 。
有些名气大的学校里云集了很多天资聪颖、学前教育开展较早的孩子, 学生之间的竞争会比较激烈, 让孩子过早承担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
不要盲目选择特色学校
目前很多学校都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 例如艺术特色学校、双语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 家长们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不要盲目跟风 。
如果孩子从小就接受过一些艺术、外语等方面的早教, 而且确实感兴趣, 家长可以考虑选择这类特色学校 。 但如果仅仅是家长自己的主观愿望, 而孩子并不一定喜欢的话, 就要慎重选择了 。
这类特色学校在正常教学外还会教授一些特色专业的课程, 孩子如果不喜欢所选的特色课程, 就会适得其反 。 因为特色校不是校外兴趣班, 想停止就停止, 一旦孩子学不好特色课程, 可能会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 甚至产生自卑、厌学心理 。
所以说特色学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 家长不要好高骛远, 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 。
估算隐性支出勿攀比
公办、民办学校的收费是有一定差距的 。 民办学校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 而且许多都是住宿制, 所以费用会比公办学校高 。 公办校目前采取免费义务教育, 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家庭情况来选择 。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一些家长只看到招生简章上的收费表, 不了解很多学校还会设有不少“隐性支出”, 比如要购买多套校服, 选择不同的品牌, 价格会相差不少 。 有的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出外游览、实践, 甚至出国游学, 费用不菲, 多数学生消费过于奢侈也会造成日后的支出负担 。 所以, 如果家长“咬咬牙”送孩子上了此类学校, 也要小心估算这些隐性支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