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数据分析框架的3个步骤 如何搭建数据分析框架?

数据分析作为运营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 , 对职业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 本文将基于基于业务场景 , 分享几种基础的数据分析框架和方法 , 系统化的进行数据分析 。
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 , 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 对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 , 进行分析、评估甚至预测 。 本文通过分享三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框架 , 帮助我们更系统的进行数据分析 , 发现并解决产品暴露出的问题 , 从而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

建数据分析框架的3个步骤 如何搭建数据分析框架?

文章插图
一、用户行为分析1. 事件分析事件:通过埋点 , 高效追踪用户行为或业务的过程 。 注册、启动、登录、点击等 , 都是常见的事件 。 例如下图 , 通过“神策分析”展示出某日的注册事件 。
注册事件分日走势
通过事件分析我们可以准确了解App内发生的事件量 , 根据产品特性合理配置追踪 , 可以轻松回答关于变化趋势、分维度对比等问题 , 例如:
  • 某个时间段推广页面点击量有多少 , 对比昨日有多少提升?
  • 某个渠道的累计注册数是多少 , 第一季度排名前十的注册渠道有哪些?
  • 某个活动页的uv分时走势 , 安卓和iOS占比情况如何?
2. 漏斗分析漏斗模型:分析一个多步骤过程中 , 每一步的转化与流失情况 。 以互联网金融-理财端为例 , 新用户在首次投资会经过如下步骤过程:
  1. 浏览页面
  2. 实名认证
  3. 充值成功
  4. 投资成功
我们可以通过漏斗分析整体的转化情况 , 以及每一步转化量、流失量、转化/流失率 。
在漏斗模型中清晰3个基本概念 , 可以借助强大的筛选和分组功能进行深度分析 。
  • 步骤:指的用户行为 , 由事件加筛选条件组成
  • 时间范围:漏斗第一步骤发生的时间范围
  • 窗口期:用户完成漏斗的时间限制 , 漏斗只统计这个时间范围内 , 用户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转化 。
理财购买转化漏斗
如上图表示:“2018年3月份 , 浏览标的页面的28100名用户 , 在7天内投资成功的转化与流失情况” 。 这里漏斗分析与事件分析不同的地方:漏斗分析基于用户 , 或是说基于人来统计某一批用户所发生的行为 , 不会受到历史浏览页面用户的事件影响 , 更加准确的暴露某一时间段产品存在的问题 。
通过漏斗模型及时发现问题
我们通过建立了注册转化漏斗 , 度量每一步的转化率和整体的注册转化率 , 通过时间维度来监控每一步和整体转化率的趋势 。
例如:4月12日发现输入图形验证码这一步转化率在有明显异常 , 于是紧急通知技术同事排查 , 发现图形验证码功能失效 , 导致大量用户无法显示 。 紧急修复后 , 转化率回到之前的水平 。 所以 , 通过对每一步漏斗转化率的监控分析 ,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 及时止损 。
3. 留存分析留存用户:即用户发生初始行为一段时间后 , 发生了目标行为 , 即认定该用户为留存用户 。
留存行为:某个目标用户完成了起始行为之后 , 在后续日期完成了特定留存行为 , 则留存人数 +1
留存率:是指发生“留存行为用户”占发生“初始行为用户”的比例 。 常见指标有次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次月留存率等 。
留存表:留存表中给出了目标用户的留存详情 ,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信息:
  1. 目标用户:每天完成起始行为的目标用户量 , 是留存用户的基数
  2. 留存用户:发生留存行为的留存用户量和留存率;
用户留存表
留存曲线图:
留存曲线图可以观测随着时间推移 , 用户留存率的衰减情况 。
以电商为例 , 我们观察运营策略优化/产品改版 , 是否会影响用户的购买行为 。 此时我们可以将用户行为分为:
  • 初始行为:注册
  • 留存行为:支付订单
然后根据客户注册的时间按周进行分组 , 得到同期群 , 制作留存曲线图 , 观察该群体用户发生购买的 30日留存 。 通过比较不同的同期群 , 可以获知新用户购买率指标是否在提升 。
留存曲线图
留存行为一般都与我们的目标有强相关性 。 我们在进行留存分析时 , 一定要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需要 , 确定高价值的留存行为才能能对产品的优化提供指导性建议 。
二、AARRR 模型AARRR模型是一套适用于移动App的分析框架 , 又称海盗指标 , 是“增长黑客”中驱动用户增长的核心模型 。 AARRR模型把用户行为指标分为了5大类 , 分别为:获取用户 , 激发活跃 , 提高留存 , 增加收入和病毒传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