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能否让学生吃得放心?

食堂伙食好不好 , 学生说了未必算 , 但今后有校长陪着吃饭 , 学生可以当面向校长申诉 , 说不定校长一言值千金 , 食堂饭菜能有大改观呢 。 近日 , 广东省教育厅向各地市下发了《广东省学校学生食堂陪餐制度》的通知 , 指出从明年开始 , 校长将会定期在饭堂陪同学生一起吃饭 。
【“校长陪餐”能否让学生吃得放心?】

“校长陪餐”能否让学生吃得放心?

文章插图

细看广东省教育厅的“陪餐令” , 其实规定得相当细致 , 谁来陪餐、多少人陪餐、一个月陪多少次餐等细节都已设置了硬指标 , 学校执行起来应有保障 。

但从其规定初衷出发 , 让校长与学生一同吃饭 , 旨在提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准 。 其背后逻辑可能有两方面 , 一是校长在 , 从厨师到采购等各个环节都 马虎不得 , 不然分分钟可能要被炒鱿鱼 , 学生“背靠校长好吃饭”;另一方面 , 则是让校长亲自把关 , 在饭菜口味、分量等问题上先有了调查才有发言权 , 也方便在 食堂直接收集学生意见 。

“校长陪餐”能否让学生吃得放心?

文章插图

实际上 , 这种“让领导带头”的做法 , 绝非教育领域独创 。 比如在高危的煤矿开采行业 , 早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而某地发生水污染等事件 , 往往 也有领导“带头喝水” , 以示水质没有问题……作为一种信用背书也好 , 一种警示督促也好 , “领导带头”有总好过没有 。 但从本质上来看 , “领导带头”并非一把 万能钥匙 , 甚至不应被视作防止事故发生的主要防范措施 。 要证明水质没问题 , 得用检验数据说话;要搞好煤矿安全 , 须落实安全生产……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也是 一样 , 只要采购、制作、配料、分量均符合规范 , 校长在不在食堂吃饭 , 伙食质量和食品安全都不应该成为问题 。 否则 , 把校长吃得面黄肌瘦或者上吐下泻 , 到头来 却没有制度上的反思改进 , 也是白搭 。

在小孟看来 , 让校长陪吃在提升食堂的食品安全系数方面 , 只能说聊胜于无 , 不要寄希望于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 , 让校长陪学生 一起吃饭 , 客观上打破了以往不少学校人为划分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甚至还有领导食堂的做法 , 倒可以看作是一种治校理念的改变 。 无论是作为管理者的校长还是 作为教育者的老师 , 在吃饭这个基本问题上不搞特殊化 , 既有利于增进公平 , 也有助于改进学校管理方式:与其高高在上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 , 不如让校长主动沉到 学生中去 , 体察学生的真实感受 。 让校长换个方式思考 , 或许比让校长换个地方吃饭 , 更具长远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