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笑大方的意思及故事 贻笑大方的典故出处

贻笑大方的典故出处(贻笑大方的意思及故事)
【贻笑大方的意思及故事 贻笑大方的典故出处】

贻笑大方的意思及故事 贻笑大方的典故出处

文章插图

贻笑大方 , 是汉语的一个成语 ,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秋水》 。  
这个成语意思是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人所讥笑 , 用于自谦 。 其结构为偏正式 , 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 , 含贬义
成语故事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 , 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 , 河面宽阔波涛汹涌 , 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 , 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 , 来到北海边 , 面朝东边一望 , 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 , 面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 , 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 , 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 , 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 , 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 , 可就危险了 , 我必定会贻笑大方 。 ”
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它谈论大海 , 是由于它居住环境的局限;夏天小虫不可以和它谈论冰雪 , 是由于它受到时间的限制;浅见寡闻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 , 是由于他接受教育的束缚 。 如今你从山间河边来 , 看到大海 , 能够明白你的见闻鄙陋 , 那就可以和你谈大道理了
成语寓意这个故事中 , 河神原本并不知道“天外有天 , 山外有山” , 只是活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 , 但当他亲身实践看见浩瀚的大海的时候 , 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没有亲身的实践 , 是没有发言权的 。 实践出真知!狄德罗曾说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 , 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 , 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 , 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 ”宇宙是浩瀚不见边际的 , 人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中 , 只是沧海的一粟 。 亲身体验 , 懂得自己的渺小 , 从而奋发向上 , 才能更好地向前进 , 不至于贻笑大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