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元宵节马上就到了, 元宵作为一年一度的热闹节日备受关注, 那你知道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吗?而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 此外, 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文章插图

古人认为灯笼有驱魔降福的作用, 而且灯笼的光明能够驱逐黑暗,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元宵节点花灯则寓意平安顺遂, 前途光明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自汉朝起, 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就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 每年的正月十五, 全国各地张灯结彩, 将花灯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等到晚上全部亮起, 让夜晚也如白昼一般 。
除此之外, 放天灯也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 和花灯一样, 天灯也寄予了人们无限的希望和祝福, 现在人们燃放的孔明灯的前身就是天灯, 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 放天灯这一习俗正在慢慢的被限制, 甚至取消 。
元宵节的另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元宵 。
元宵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叫法, 在南方元宵节吃的是汤圆 。 元宵和汤圆的制作方法不同, 但代表的意义相同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文章插图

不管是元宵还是汤圆, 都是外光圆圆的小甜品, 在月圆之夜吃元宵或是汤圆, 都是家人团圆的象征, 寓意美好 。
除了赏灯猜谜之外, 很多地方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的习俗, 有的地方还会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或者是大型的烟火晚会 。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文章插图

中国古俗中, 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 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 不过, 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 大地回春的夜晚, 人们对此加以庆祝, 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 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

文章插图

大家都了解了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了吧, 想必大家都没想到元宵节的来历竟和司马迁有关吧 。 那么在你的家乡, 元宵节都有哪些热闹的节目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