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网购用户调查报告 什么是用户调查?

中商情报网讯:伴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 网络购物蔚然成风 。 2018年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632.9亿元 , 同比增长10.3% 。 网购商品(服务)品种丰富 , 衣食消费居前列 。 北京市民网购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 服务类网购替代率最高 。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 , 网购主力消费群体为女性群体、高学历群体和30-49岁年龄段群体 。
从性别情况看 , 网购用户中女性所占比重较大 , 为66.1% , 比男性高32.2个百分点 。 从不同性别群体网购金额占比情况看 , 女性网购金额占比为68.3% , 比男性高36.6个百分点 。 女性相较于男性更爱网购 。
从学历分布情况看 , 高学历群体更青睐网购 。 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网购用户比例分别为7.1%、17.6%、22.1%、41.7%和11.6% 。 从不同学历用户网购金额看 , 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用户网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8%、8.6%、18.8%、51.0%和17.8% 。 高学历群体对网购的接受程度更高 , 能够娴熟操作各种系统 , 更喜欢网购 。
从年龄分组看 , 30-49岁的用户网购金额占比超6成 。 29岁及以下、30-39岁、40-49岁和50岁及以上的网购用户占比分别为20.3%、37.3%、22.6%和19.8% , 网购金额占比分别为19.8%、46.3%、20.1%和13.8% 。
二、网购商品(服务)品种丰富 , 品类构成稳定
网络消费市场经过多年发展 , 已经逐步进入提质升级阶段 , 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升级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 从供给侧看 ,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 从需求侧看 , 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日常必需消费 , 对于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
(一)网购商品(服务)多样 , 衣食消费居前列
用户网购商品(服务)品种丰富 , 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 既包括服装、食品、家庭日杂用品等日常必需用品 , 也包括餐饮旅游住宿服务、演出票务、家政等生活服务 。
调查显示 , 2018年 , 服装、鞋帽、家用纺织品消费所占比重最大 , 为23.5% , 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 食品、饮料、烟酒、保健品所占比重次之 , 占比为14.7% , 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 个人护理用品 , 餐饮、旅游、住宿和家用电器消费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1.8个、0.6个和1.3个百分点 。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便于进一步分析 , 将商品和服务类别划分为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三大类[2] 。 近两年来三大类商品(服务)消费占比排序依次为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 , 网购用户在三大类商品(服务)上消费比重较为稳定 。 2018年 , 非耐用消费品占比为53.7% , 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占比为21.6% , 较上年低2.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比为18.7% , 与上年基本持平 。 非耐用消费品价值较低 , 损耗较快 , 所占比重最大;耐用消费品价值较高 , 使用时间较长 , 居民购买更为谨慎 , 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
(二)男女网购消费各有偏好
调查数据显示 , 男女网购消费偏好不同 。 女性在服装、鞋帽、家用纺织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上网购金额占比分别为25.2%和9.5% , 分别比男性高5.4个和4.5个百分点 。 相较于男性 , 女性花费更多的精力用于穿衣打扮和个人护理上 。 男性在手机、计算机、数码产品等电子类产品的消费比重为14.5% , 比女性高5.7个百分点 。 男性对电子类产品更感兴趣 。
(三)高学历群体更喜欢在网上购买服务
用户受教育程度越高 , 越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务 。 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用户网上购买服务的比例分别为4.3%、13.0%、17.3%、20.9%和19.9% 。 可见 , 高学历群体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 , 更加追求高品质生活 , 享受便捷的服务 。
(四)城乡居民消费商品(服务)类别有差异
城乡居民在非耐用消费品上的消费比重基本一致 , 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上的消费比重略有差异 。 农村居民在耐用消费品上的消费比重较高 , 占比为29.9% , 比城镇居民高8.9个百分点 。 由于销售耐用消费品的商店在农村分布较少 , 购买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 , 农村居民更喜欢在网上购买该类商品 , 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 城镇居民在服务上的消费比重较高 , 占比为25.4% , 比农村居民高7.0个百分点 。 由于城镇居民更注重休闲娱乐 , 节假日倾向于通过网络购买交通或旅游等服务 , 追求高质量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