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公关的知识点 公关到底做什么?

今天要说的“公关”, 是正经的公关——“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hip 。
很多人对于公关行业存在极大的误解, 认为公关就是用来在删帖子、办活动, 再来就是发通稿 。 这种认识真的是大错特错, 删帖子那是网信办干的, 办活动那是策划干的, 给发通稿那是行销干的 。 诚然, 的确存在危机公关、品牌公关、媒体公关的说法, 但是公关并不是仅仅从事这些低端工作 。
那么公关到底是在做什么?公关是在为你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的, 或者腹黑的说, 公关是来“骗人”的, 这里的骗人要打上引号, 因为公关“骗人”不是要伤害任何人, 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个吸引公众的泡泡来转移舆论的注意力, 也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 。
为什么你会需要公关来为你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因为你是一个公众人物, 需要打造公众形象, 为了长期维护一个受公众正面支持的公众形象, 就需要公关不断为你制造故事, 这些故事, 有的是为了掩盖你的缺点、有的是为了突出你的优点、有的是为了帮你度过因为你自己愚蠢而造成的灾难 。
为什么你会需要公关来为你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因为你是一个公众人物, 最擅长的肯定不是自我包装定位, 而是附加值更高的工作, 或许你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 但是你的故事是用来卖钱的, 而不是用来给自己贴金的, 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来说, 你应该去做单位时间价值更高的工作, 而对公众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的工作就应该交给更专业的公关来做 。
公关是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的专业人士, 公关面对的状况远比你要多得多, 所以, 该为你想什么故事、编什么故事、讲什么故事, 经验和能力都远比你丰富, 所以, 由公关来为你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 可以让你更从容地去做对你而言收益更大的工作 。
为什么你会需要公关来为你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因为你是一个公众人物, 你的目标受众群体是普通人, 而普通人并不关心真相是什么, 普通人更愿意让自己活在公众人物的各种故事之中, 因为普通人需要这些故事来填充和调剂自己乏味又枯燥的生活, 如果你的故事想得不好、编得不好、讲得不好, 那么会有你的对手来取代你的位置、来竞争你的受众 。
公众人物, 就像中国古时候的神佛, 满天神佛千千万, 都要靠人间的香火供奉 。 为什么观音菩萨的香火旺盛?因为观音菩萨的故事讲的好 。 为什么扫帚星就无人祭祀?因为扫帚星的故事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 这也就衍生出一句俗语:人争一口气, 佛争一炷香 。 作为公众人物, 无论是举世无双、还是突然冒起, 都会有自己的竞争对手, 都需要与对手竞争公众的关注 。
还记得当年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里面的一个桥段吗?徐帆饰演的明星唐丽君, 在当红的时候, 自恃粉丝众多, 无病呻吟地认为不堪承受作为明星的孤单和压力, 千方百计回归平凡, 可是, 当真正回归平凡的时候, 才发现平凡的日子更让她恐惧 。 所以, 时时刻刻保持对公众的吸引力, 就需要时时刻刻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 与公众保持若即若离的间隔, 始终像用逗猫棒勾引公众 。 这是公众人物的宿命 。
所以, 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并不是哄孩子睡觉那种胡编乱扯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 想好故事、编好故事、讲好故事, 需要非常专业的才华和资源, 故事要怎么构思、怎么铺陈、怎么起承转合, 故事要怎么天衣无缝、怎么引人入胜、怎么信以为真, 这不是长个嘴就能做到的 。
公关最大的忌讳就是临时抱佛脚, 这与突发事件导致的危机公关不同, 危机公关是指因为突发事件, 公关可以快速反应、制定对策, 用一个新的故事、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危机中转移, 或是用一个新的故事、将危机中的事件颠倒乾坤, 危机公关真的不是协助骗人, 而是根据公众的人性弱点、大事化小甚至化不利为有利, 引导公众观感向更符合预期的方向转移 。
但是这都建立在与公关长期合作、彼此信赖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否则仓促上阵、盲目出招, 很容易刺激公众的人性负面, 非但无法及时灭火, 很可能还会火上浇油, 造成公众心理上更大的反弹 。 这种临时抱佛脚, 往往事与愿违, 最后公关没有能够发挥自己想故事、编故事、讲故事的专长, 公众人物也无法摆脱危机, 只能靠时间来淡化, 但漫长的时间可能早已杀死了公众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