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
病因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有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等20多种肠道病毒, 其中EV71引起重症感染的比例比较大 。 手足口病有较强传染性, 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食物等方式传播, 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
症状
先表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 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 发病1-3天后, 手、足掌及口腔内出现红疹, 疹子的直径约3毫米左右, 当红疹转为水疱后会传染给别人 。
生长于手足的红疹较不易影响宝宝的情绪, 但口中水疱破裂则会使宝宝因剧痛而不肯进食 。 宝宝会经常流口水, 并有发烧及不安等症状 。
治疗手足口病六要点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 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
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
口腔因有糜烂, 小儿吃东西困难时, 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 饭后漱口 。
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 以减轻疼痛和促进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
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 和维生素C等 。
若伴有发热, 可适当合理的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酚 。

儿童常见疾病——手足口病

文章插图

护理
此病病情较为温和, 可以自行痊愈, 不过为防止脱水现象, 应多喂宝宝温开水 。
宜给患儿吃清淡、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咸, 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有利于身体恢复, 例如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有机米粉和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粉等, 这些糊状食物在补充营养的同时有益于被消化吸收 。
如果患儿持续发烧、呕吐、烦躁不安, 应去医院请医生密切观察、治疗 。
要防止用手抓破水疱而引起细菌感染,
预防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等 。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以及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并妥善处理污物 。
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物, 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
在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比如超市、游乐场等 。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居室要经常通风, 手足口病毒怕紫外线, 所以要给宝宝勤晒衣被 。
本病流行期间, 妈妈应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钥匙、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用稀释的84消毒液即可;宝宝的玩具也要经常清洗或消毒, 避免宝宝接触病毒 。
倘若宝宝的幼儿园有小朋友患病了, 那么就不要送宝宝到幼儿园了 。
在宝宝平时的喂养中, 也应该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宝宝才能拥有好的体质和抵抗力来抵御病毒的入侵, 爸爸妈妈们可给宝宝选择含浓缩β-植物油的配方奶粉和适当补充益生菌, 这些饮食小窍门都可以使宝宝们身体好好、抵抗力棒棒, 打败病毒细菌 。
小提示
人体本身又被称为菲特异性免疫的三大天然屏障, 铸就了人体抵御疾病的“万里长城”, 他们分别是完整的皮肤、健康的呼吸道黏膜及肠道粘膜 。 由于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肠道黏膜免疫能力弱, 所以比较容易感染病毒 。 这也是2-6岁幼儿为手足口病高位人群的原因, 而1岁以内的婴儿, 由于还在母乳喂养中, 有母乳中免疫活性成分的保护, 反而不太容易被病毒感染 。


资料来源: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儿童常见疾病——手足口病】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妇幼保健院管理分会 联合审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