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快速安静的入睡!?( 二 )


哄宝宝入睡的一些注意事项
1.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 , 然而研究表明 , 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孩子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 , 或在熟睡中被惊醒 。
其实 , 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 , 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 , 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 。 否则 , 孩子很可能养成这样的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 , 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

秘籍: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快速安静的入睡!?

文章插图

2.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 , 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 , 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 , 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 。 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 , 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
3.不宜在哼唱声中入睡
孩子在妈妈摇篮曲的哼唱声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 , 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 。

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 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 , 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 。
4.白天不宜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 , 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 弄得家长夜不成眠 。 研究证实 , 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 , 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
5.不宜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 , 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 , 有时是爸爸 , 有时是妈妈 , 有时是奶奶 , 有时又换成保姆……
殊不知 , 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 , 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 , 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
6.不宜睡得太晚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 。 据统计 , 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 , 首要原因之一即是 , 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 , 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 , 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 。
秘籍: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快速安静的入睡!?

文章插图

7.不宜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
在让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

(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 , 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等)之后 , 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离开 。
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与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 , 只要家长不在 , 他就会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 。

8.不宜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 , 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 , 甚至孩子哭得越凶 , 妈妈就摇得越起劲 。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 , 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 , 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 , 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 , 最终造成颅内出血 , 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
9.不宜让孩子俯睡
一些年轻妈妈喜欢让孩子俯睡 , 还误认为这种睡姿可以让孩子睡得安稳 , 少了哭闹 , 但实际上这种睡姿最不安全 。
因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 , 甚至导致猝死 。 同时这种睡姿还可能使得肠胃等消化器官受体重的压迫而引发消化不良 。
10.不宜亮灯睡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 , 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 。 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 , 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 , 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 , 不但睡眠时间缩短 , 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 , 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 , 或低于正常体重 。
11.不宜搂着孩子睡
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 , 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 。 但这么一来 , 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 , 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 , 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 , 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 。
此外 , 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 , 甚至难以伸展四肢 , 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