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故事简短 古诗的故事有哪些

古诗的故事有哪些(关于古诗的故事简短)
典故之美!4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你都知道吗?
“典故”原本是汉代的官名

关于古诗的故事简短 古诗的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掌管旧制、旧例等礼乐制度
现在也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传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典故”繁多而璀璨
比如梦蝶、抱柱、红豆,东篱……
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感受,典故之美 。
1、梦蝶
借指迷惑的虚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唐·李商隐《锦瑟》
战国时,思想家庄子提出的哲学命题:“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道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用来形容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
2、三径
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东晋·陶潜《归去来辞》
西汉末,王莽篡位,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位才学颇高的隐士相交 。 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3、桑榆
比喻晚年或者日暮
【关于古诗的故事简短 古诗的故事有哪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传说中,日出于扶桑,落于桑榆之巅,所以古人常常用扶桑来表示一件事情的开始,而用桑榆来比喻事情的结束和末尾 。
4、抱柱
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 ”唐·李白《长干行》
相传古代一个叫尾生的男孩和别人相约在桥下见面 。 等了很久也不见同伴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最后抱住桥柱淹死在水中 。
典故之美!4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你都知道吗?
5、东篱
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一种淡泊之情 。
6、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红豆是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 。 唐王维《相思》诗中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从此后,红豆便成了相思的象征了 。
7、斑竹
常表哀伤不舍的意象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 ”唐·刘禹锡《泰娘歌》
传说帝舜南巡苍梧而死,他的两个妃子在湘水上望苍梧山哭泣,眼泪洒在竹子上,从此竹上有了斑点,后来,人们就把这些竹子称作“湘妃竹”,也叫“斑竹” 。
典故之美!4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你都知道吗?
8、采薇
比喻隐居避世的生活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唐·王绩《野望》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
9、碧血丹心
赞美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 。 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10、比翼鸟&连理枝
形容恩爱夫妻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传说中比翼鸟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还有一种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叫做连理枝,同生同死,不可分离 。
典故之美!4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你都知道吗?
11、烂柯
比喻离家的时间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 。 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才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 回到家,熟悉的人都已经不在世了,原来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很久 。
12、长城
是华夏统一、国家境遇的象征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宋·陆游《书愤》
南宋将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后来也用来赞美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
13、青衿
指读书人、有才干的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诗经·郑风·子衿》
青色的衣领,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因此“青衿”代指周朝国子生,引申为贤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