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车怎么样(比亚迪秦车子质量到底好不好)


比亚迪秦plus dmi这款车上市已经有小半年了,现在是一车难求 。当然,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一款车供不应求未必一定是车子本身产品力无敌,也有可能是受到了产能,市场环境还有营销策略的影响,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不要在对一款车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下单 。
网上针对秦plus dmi的讨论很多,有车评人的测评,也有真实车主的使用感受,其中有一些问题争议性比较大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我去借了这台120KM续航的旗舰版作为代步车用了一个礼拜,今天我就来聊聊我对这些争议问题的理解 。大家已经知道的信息我就不再提了,比如低油耗什么的,而是直接说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
这辆车到底好不好开??对于大部分开惯了燃油车的车主而言,秦plus dmi绝对好开,这种好开是针对家用代步需求而言的,所以不对什么操控、循迹性之类的表现有所苛求,它的优势在于极佳的动力平顺性和响应速度 。纯电模式就不谈了,只说亏电混动模式,因为我觉得这才是这辆车的灵魂 。
在时速70公里以下时,因为dmi纯靠电机驱动,所以油门踏板所踩即所得,几乎没有动力迟滞 。在经济、标准和运动三个模式中,我最喜欢用的是经济模式,因为它会模拟油车踩油门瞬间的动力渐入效果,所以特别适合市区走走停停的路段,动力既柔和又充沛的感觉非常舒服 。
而在80到120的高车速下,dmi基本稳定维持在发动机直驱或并联,巡航感受和油车挂最高档一样,也很平顺,再加速能力肯定比同级油车和纯电都要强,高速超车也基本无压力 。不过我重点要说的是70-80这个车速区间,因为我觉得这个车速对一二线城市的车主很重要,畅通的市内快速路和高架大多都是以这个车速行驶,而尴尬的是,dmi为了节省油耗,恰好会在这个速度区间高频次地切换驱动模式,发动机、电机和驱动轮三者之间会不停地耦合、断开,频率最高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每秒切换一次,按理说我们应该会在这个速度区间感受到频繁的顿挫,但实际上除非你主动去查看它的动力系统工作情况,否则根本察觉不到 。很多人说dmi最牛的地方在于省油,我反倒觉得它最牛的地方在于没有为了保油耗而放弃平顺性 。
当然dmi也并非一点都察觉不到发动机的存在,亏电的时候,低速时发动机也会时不时地启动,还是可以感受到轻微的噪音和抖动,但它影响的只是NVH,并不会影响加速的平顺性 。而在中高车速的时候,由于有胎噪和风噪做掩护,发动机的动静反而被削弱了很多 。
这辆车,悬架到底硬不硬??确实偏硬,即便只和同价位车型比仍然是偏硬的 。其实它对地面的细碎震动处理得还算好,符合这个级别应有的水平,也没有松散感,可一旦遇到较大的起伏路面时,震幅就会突然变大,阻尼感强烈,尤其是在过减速带时,如果不刻意放慢车速就产生让人不舒适的弹跳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它用了非独立悬架,其实不是,这是典型的避震标定过硬所带来的结果,和悬架形式关系不大 。之所以标定这么硬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它搭载了dmi系统,车重比一般燃油车大很多,底部电池包离地间隙又小,避震器和弹簧必须在有限的行程内提供更大的阻尼,否则就会容易造成侧倾和拖底 。

这辆车刹车到底软不软??这辆车关于刹车的争议性很大,而我认为对于秦PLUS DMi的刹车性能不能一刀切去看待,而是要分情况讨论 。
很多人之所以质疑它的刹车性能,是因为之前网上流传的一些百公里制动测试 。日常驾驶中触发紧急制动的情况虽然很少很少,但确实又不能忽略,所以大家对此担心也是合理的 。
那么紧急制动能力有没有办法后天补救呢?那不如来看看它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秦plus dmi车很重,作为一款紧凑级轿车已经达到了1.5到1.6吨,这是第一个不利因素 。然后它的刹车盘很小,这是第二个不利因素 。最后它的胎不咋地,用的是ATLAS的某型号,这个品牌在市场上并不常见,实际抓地性能也没有经过市场广泛验证,这是第三个不利因素 。减重和改装刹车盘肯定是太麻烦了,所以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换四条抓地力强的轮胎 。
然后我们再看看它的日常制动力,在一周内我用它跑了市区道路、市内高架、高速等各种路况,可以肯定地说,它的日常制动力是绝对够用的,应对一些紧急避让也完全没问题,尤其是它的能量回收和机械制动力衔接得非常平顺 。不过仍然有很多人吐槽在刹车的时候没有信心,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刹车脚感的问题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