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堕落,更不要选择成为一个堕落的母亲


不要堕落,更不要选择成为一个堕落的母亲

文章插图

常听说伟大妈妈的伟大事迹 , 其中流传最广 , 普及面最高的就是:为了孩子 , 多么好的工作都不要了 , 一定要辞职全程陪读的女人 。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陪读到高中 , 一陪就是几十年 , 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回孩子的锦绣前程……
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 , 我心中涌起的常常不是对伟大母亲们的敬佩 , 而是对这些伟大母亲的孩子们的深深同情——天知道 , 这几十年 , 他们是背负着怎样的压力在生活 。
在我身边 , 每隔一段时间 , 就会有朋友跳出来辩论一个似乎永恒不变的话题:是不是全职在家带孩子才算对孩子负责?
“我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 , 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所谓成功 , 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 ”
“为了不辜负孩子的成长 , 我决定牺牲我的事业 , 专心陪伴他(她)!”
…… ……
每个抱定打算辞职的母亲脸上 , 都有着一副大义凛然牺牲自己的悲壮神情 , 似乎自己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了 。 也只有像自己这样牺牲自己成全孩子成长的母亲才配称之为母亲 , 其他那些把自己孩子丢给老人 , 在职场上灰头土脸心力憔悴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的那些女人 , 怎么配被孩子称呼一声“妈”?
我不是要故意泼冷水 , 我只是很想让这些妈妈们认真地考虑 , 诚实地回答一个问题:“你辞职 , 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你只是厌倦了在布满荆棘的职场道路上拼搏 , 想借着孩子 , 回家过一直向往着的舒心日子?”
是的 , 我从来也不否认 , 孩子的童年需要陪伴 。 我也从来不曾怀疑过高质量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但是 , 请相信我 , 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可以占去你全部生活的24个小时 , 即使你很忙 , 忙到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 只要你愿意 , 总能腾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
每天4个小时的全神贯注 , 也可以提供给孩子他所需要的高质量陪伴 。 难道真的需要母亲牺牲自己的前途、自己的事业才能真的算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成长吗?
现在的很多亲子论坛里总是流行这样一种调调:西方国家的父母们家庭观念多么的强 , 多么地将家人放在第一位 。 西方国家有多少妇女是全职在家带孩子 , 这些妈妈每天的劳动强度一点不比上班小 , 她们为家庭的牺牲是如何的受到重视 , 在中国又是如何地受到歧视……
这些论点往往都主动地忽视一点:这些西方家庭的妇女们 , 全职妈妈并不是她们的终身身份 , 全职妈妈——仅仅只是她们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 。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一部经典的描述西方家庭生活形态的电视剧《成长的烦恼》 , 这部长达百集的电视剧里 , 身为采访人员的母亲辞职在家带孩子长达十年 , 十年之后 , 重返职场 , 依旧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新闻人 。 父亲曾经在家里做过短期的“家庭妇男” , 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事业搁置 , 而是把办公室搬回家……对于夫妻二人而言 , 彼此的事业并没有因为养育了三个孩子而彻底放弃 。 虽然养育了三个孩子 , 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生活 , 自己的追求 。 他们爱家庭 , 爱孩子 , 爱彼此 , 但没有为任何一方失去自我 , 失去方向 , 失去生活的目标 。 他们活的不仅像父母 , 像子女 , 像爱人 , 他们活的更像他们自己 。
这才是父母应该有的样子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难以想象一个全部生活意义都是为了服务他人 , 围着锅碗瓢盆操心一辈子 , 放弃了自我 , 放弃了独立思考 , 只肯做一根攀附在家庭这个大树上的藤蔓的母亲 , 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子女 。 被她养大的孩子 , 如不是背负了太多自己所不该背负的沉重的期望 , 就是像自己母亲一样 , 认为无需奋斗和拼搏 , 只要找个好归宿就足够了 。 这样的子女倘若成人 , 会长成你真正希望他(她)成为的样子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