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后的毛病是家庭的毛病

【孩子背后的毛病是家庭的毛病】生活中 , 我们常常埋怨孩子各种问题:脾气不好、爱粘人、行动拖拉等 , 可是却忽略了问题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 , 他们的背后往往站着问题家长 。
希望大家能进行思考:我们是不是只顾着做孩子成长的“监督者” , 而忘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背后的毛病是家庭的毛病

文章插图

一、如果孩子总是故意打扰你 , 可能是因为你和他的身体亲密度不够 , 他渴望和你接触 。
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成心跟你过不去 , 而是在清楚地向你发出信号:“爸爸/妈妈 , 我需要更多跟你在一起的时间!”爸爸/妈妈对孩子陪伴时间和质量的缺乏 , 才会导致孩子安全感不足 。 他是借机向爸爸/妈妈表示爱 , 同时也是在要求爸爸/妈妈对自己证实他们的爱 。 记住 , “推开”孩子的前提一定是先满足孩子 。
二、如果孩子撒谎 , 可能是因为你曾过度指责他的错误 。
从亲子关系的模式来看,孩子犯错被骂的越厉害,之后说谎的概率越高 。 为什么?撒谎的目的是趋利避害,假如孩子之前有过被父母严厉指责的经历 , 那么他会害怕,因承受不住压力说谎就成为必然 。 因此,父母先尝试理解孩子,接纳他的行为 , 当然接纳并不代表认同 。 接着,需要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那孩子会慢慢改变这个“毛病”的 。 当然,当孩子“被指责”的压力小了,也就不需要说谎否认了 。
三、如果你家孩子缺乏自信 , 可能是因为你给他的建议比鼓励多 。
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 , 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 , 缺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和想法 。
对于孩子来说 , 成功体验会成为他继续尝试事物的动力之一 。 平时 , 强调孩子的优势 ,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 获得成功体验越多的孩子就越自信 。
四、如果孩子不敢坚持自己的意愿 , 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被当众训斥 。 即使是在兄弟姐妹或亲友面前 , 父母们也别这样做 。
当众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好事 , 不但亲子矛盾公开激化 , 而且让其他人侧目、围观 , 造成尴尬 , 更重要引起孩子自卑 , 胆小 , 不敢与人相处等 。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面、无论孩子年龄大小 , 家长都应该给孩子时间 , 倾听孩子的想法 。
五、如果父母啥都给孩子买 , 但他还是去拿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
你给孩子买了一堆东西 , 都不及他很早之前自己挑选的其中一个 。 为什么?因为这才是他喜欢的 。 很多时候 , 我们总是自作主张的给与孩子一切我们所认为好的 , 并且信誓旦旦:“这是为你好 。 ”就这样 , 在爱的光环下 , 孩子犹如父母的木偶 , 选择权被无情地剥夺了 。 爱和自由并不冲突 , 多点选择给孩子吧 。
六、如果你家孩子比较懦弱 , 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及时帮他 。 爸爸妈妈们 , 咱们无需为孩子扫除人生道路上的所有当路虎 。
没有遭遇失败的人生既是不存在的 , 也是不完整的 。 家长们如果过分地包办孩子的事情 , 那么孩子永远顺风顺水 , 不会感受失败的滋味 。 孩子将来总要适应社会 , 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并且要充分地相信孩子 , 即使他们做得并不好 , 也要让孩子从小明白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 。
七、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强 , 可能是因为你经常拿娃和隔壁小明比较 。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 , 正所谓恨铁不成钢 , 但是钢不是“恨”成的 , 是“炼”成的 。
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 , 本是想暗示孩子向别人好的方面学习 。 的确 , 偶尔比较可以增强上进心 , 但经常被比较 , 孩子通常会有很多负面情绪:不开心、无安全感、愤怒、嫉妒等 。 甚至在行为表现方面 , 出现顽劣、叛逆 。 其实 ,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自己作比较 , 关注自己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 毕竟 ,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
八、如果孩子稍微不顺心就大发脾气 , 可能是因为你对他的表扬不够 , 他只有在行为不当时才能获得你对他的关注 。
有时侯 , 妈妈如果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对别人比对孩子还关注 , 孩子内心就会有失落感 , 有时候会通过发脾气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 发脾气是孩子的一个小伎俩 。 所以 , 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 , 及时了解宝宝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
九、如果孩子不尊重他人的感受 , 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命令孩子 , 首先你自己就不尊重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