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最忌讳的是父母的短视

【教育中最忌讳的是父母的短视】反观生活中种种的教育失败 , 无一不能归结到父母的短视 。
我见过这样的父母:
超市里 , 看到堆在货架上的坚果 , 就随手剥几个给孩子吃 , 没人看见就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 孩子是多吃了几个坚果 , 可这种偷偷摸摸占便宜的行为会给他的未来带去多少“自卑”?
小区里 , 俩娃抢玩具 , 一孩子着急了 , 挥手就打过去 , 家长忙过来让孩子跟对方赔礼道歉 , 可又分明抑制不住自己的得意 , 跟别人说:“我家娃是不会吃亏的 , 厉害得很呢!”
保护自己是需要的 , 可是“不肯吃小亏的人终究要吃大亏” , 这样的道理父母不懂吗?孩子是最敏感的观察者 , 他听出了你的肯定 , 未来就会变本加厉 。
斑马线边 , 绿灯还没有亮起 , 妈妈就急匆匆地抱着孩子过马路 , 孩子稚嫩地声音响起 , 提醒妈妈:“绿灯还没有出来呢!老师说了红灯停 , 绿灯行 , 黄灯亮了等一等!”妈妈应付着:“我这叫随机应变懂不懂?没有车就可以过了!”你是多抢得了几秒钟 , 可未来 , 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会不会在“虎园下车”?

教育中最忌讳的是父母的短视

文章插图

育儿先正己 , 父母的价值观若是偏离了 , 就无法避免教育中的短视 。 孩子是我们的救星 , 有了孩子 , 我们便拥有了生命中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
我也见过这样的父母:
孩子不吃饭就追着喂 , 孩子闹着说要边看电视边吃饭 , 父母妥协:“开了电视就要自己好好吃哦” , 孩子答应 , 电视打开 , 孩子心不在焉的几分钟塞一口饭 , 一顿饭吃上一个多小时 , 冷了又热 , 热了又冷 。 下次吃饭照旧还吵闹着要看电视 , 要不就不吃 。 久而久之 , 看电视成为吃饭的标配 。 饭是勉勉强强吃了 , 好习惯呢?
一次饭局上 , 一位母亲开玩笑地和大家说 , 3岁的女儿想买一个玩具 , 她承诺女儿明天就买 , 等到第二天到了 , 女儿问起 , 她又说我答应你了明天再买啊 。 女儿分不清时间 , 每天都被这“明天”打发 。 她笑3岁小孩好哄 , 自己如此机智 , 却不知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信任 。
朋友跟我说 , 每次她出门 , 姥姥就会故意转移孩子注意力:“我去带你看小狗!”其实并没有小狗可看 , 只是把孩子哄进房间 , 好让妈妈溜走 。 如此几次之后 , 孩子更加粘人 , 妈妈在时 , 他一刻不停的盯住妈妈 , 生怕妈妈突然消失 , 对姥姥的“诱惑”也无动于衷 , 任何人都哄不走 。 家人都说这孩子太黏妈妈了不好 , 可是是你们没有给她最起码的尊重和安全感啊 。
教育中最忌讳的是父母的短视

文章插图

孩子小的时候 , 我们总短视地认为hold住当下就好 , 我们或惩罚、或贿赂、或妥协、或哄骗…… , 无规矩无下限 。 因为认认真真的坚持原则、耐心沟通远比本能“应急”反应复杂得多 。 可这样养出来的多半是“熊孩子” , 他们渐渐长大 , 开始学会把哭闹当手段 , 与大人讲条件讨价还价 , 随着“博弈”升级 , 大人越来越力不从心、难以应付 。
我还见过这样的父母:
她说她是全职妈妈 , 自己的成就感已无从实现 , 但孩子就是她的价值体现 。 她给孩子英语启蒙 , 用力之大 , 孩子的英文水平已超过了中文 。 就连日常中普普通通吃个香蕉 , 也硬要孩子遵从她设定好的关于“剥香蕉”的英文对话 , 回答上了那几个关键单词 , 才能痛痛快快的吃 。 力气都用在娃身上 , 却放弃了自我提升 ,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窒息 , 也最终会失控 。
我还认识一个妈妈 , 在孩子很小就教娃认字学拼音 , 家里挂满识字图 。 朋友圈也满满全是孩子背诗说英文的视频 , 自称孩子学习热情相当浓厚 , 可我却留意到视频里孩子背诵时的不情不愿 。 没有孩子喜欢家长刻意去考察她的知识掌握度 , 不仅功利且会显示出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 。 而我们过分地去展示孩子习得的知识 , 其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 , 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教育成果 , 但孩子的心理你在意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