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远视竟然不是坏事,还能防近视?幼儿园视力检查可靠吗?


孩子远视竟然不是坏事,还能防近视?幼儿园视力检查可靠吗?

文章插图
很多家长可能听说过“远视储备可以预防近视”的说法 , 那什么是“远视储备” , 它和近视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来讲讲这个问题 。 01婴儿天生是“远视”
婴儿刚刚出生时是名副其实的“远视”眼 。 不同婴儿远视程度不一样 , 但是大部分新生儿集中在200度左右远视 。
等孩子到18个月时 , 个体之间巨大的区别就基本消失了 , 大家都差不多稳定在125度远视 , 这一过程叫做正视化(Emmetropization) 。
我们知道远视会导致可见的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 可以认为一开始婴儿眼睛的成像模式也是如此 。 而正视化是眼睛生长发育的一个过程 , 最终眼睛成为正视眼 , 也就是轻微远视(远视范围大多数在125度以内)或者近视度数为0度 。
可以想象 , 如果按照古代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 , 人类眼睛的度数就稳定在125度远视左右 , 直到病死饿死或者被老虎吃了 。
但是现代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 随着近距离用眼的大幅增多 , 人类眼睛度数也随之而变化 , 儿童近视也就成为让父母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 。
02儿童近视是如何发展的呢?
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往往涉及到大量的阅读、学习和近距离用眼(看书、电子屏幕等) , 并且这些活动一般都在室内进行 。
而儿童发生这种生活方式的明显转变大多是从上小学开始 , 也就是6-7岁以后 。 从这个年龄开始 ,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 , 儿童的眼睛开始往“近视化”方向发展 。
比如 , 孩子如果本来有100度远视 , 那么“近视化”的发展就意味着远视度数开始降低 。 当远视度数降低为0的时候 , 再发展就会成为近视 。
总的来说 , 儿童从出生到出现近视 , 眼睛经历着“远视-正视-近视”的发展 。
03什么是远视储备?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下来都不是近视眼 , 并且在幼儿时期还有低度数的远视 , 这就是所谓的“远视储备” 。
正常情况下 , 6岁儿童还会有平均75-125度的远视[1] 。 统计发现 , 6岁时候的眼睛屈光度如果是75度远视 , 那么将来近视的风险大为降低;相反 , 如果低于75度远视的话 , 则近视风险升高 [2] 。
04向远处多望可以增加远视储备吗?
家长可能想提高儿童的“远视储备”预防近视 。 但遗憾的是 , 远视储备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 , 与刚出生时眼睛度数有关 。
当然 , 在“正视化”以后(也就是2-3岁后) , 远视度数可能会受环境影响 , 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大量近距离用眼 。
“远视储备”就像给每个人的一个存折 , 里面有一笔钱 , 钱就代表“远视储备”的量 。 但这个数字因人而异 , 我们也没办法给里面加存款 , 随着时间 , 钱还会慢慢消耗 。 等消耗完了 , 余额则为0 , 如果还继续消耗 , 就变成负值 , 也就是近视 。
因此 , “远视储备”一般不能增加 , 更不能通过向远处望来增加 , 家长能做的是减少“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 。
05降低近视风险 , 如何安排孩子学习或活动?
老读者可能知道 , 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一定程度预防近视 。 但要说明的是 , 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接受户外阳光的照射 , 而并不是活动本身 。
如果孩子不喜欢运动 , 可以将各种活动安排在户外 。 比如说可以在外面吃东西、聊天、唱歌、玩耍、发呆 , 甚至可以在外边看书和学习 。
当然孩子生长发育还是需要一定的运动量 , 鼓励孩子运动之余 , 也要根据孩子喜好安排户外活动 。 在晚上、傍晚或者比较暗的阴雨天气进行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的效果不太好 , 因此尽量安排在明亮的时间段 。
在室内光线远远比户外差 , 室内活动与预防近视关系不大[3] 。 但是 , 如果天气寒冷或者刮风 , 很难去户外的情况下 , 可以考虑在阳台、阳光房 , 或者在靠近有阳光透进来的窗户旁安排室内活动 , 白天打开所有窗帘 , 这样做也能够改善孩子活动区域的光线 。
此外 , 孩子在室内的学习和活动空间需要有明亮的灯光(室内光源如何选择 , 可参考文章《预防近视 , “护眼灯”怎么选?》) 。 使用电子屏幕尽量用大屏幕 , 如果能够将屏幕距离拉远则最好 。
06远视储备的常见问题
1. 幼儿园体检发现我家孩子只有50度远视储备 , 是不是快要近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