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偏低说明什么 谷丙转氨酶低

谷丙转氨酶低(转氨酶低是什么意思)2021-07-24 19: 17深圳市中医院
科普指导:李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体检
很多人是来咨询举报的 。
除了关注体检报告中的“↑”
还要注意“↓”
今天,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
告诉你一些关于
低指标的一些可能情况
张大爷因上腹痛3年,随工作分配加重,1月入住深圳市中医院 。临床诊断为贲门癌 。入院时体重下降20 kg,食欲差,膳食摄入量少,身高178cm,体重49kg,身体质量指数15.5 kg/m2(中国成年人正常身体质量指数范围为18.5 ~ 23.9 kg/m2),营养风险评估为4分,存在营养风险,营养诊断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入院时(2021年4月10日)检测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偏低(如下图):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会诊建议患者口服营养补充,在每天的早、中、晚三餐中加三顿加餐(营养液)进行口服营养补充(加餐能量650kcal,蛋白质50克) 。张大爷依从性很好,加餐的营养液已经喝了 。营养干预一周后,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前白蛋白均升高 。
所以,除了常见的体重变化,
白蛋白水平和其他指标
肝功能测试结果也表明
可能会有营养不良 。
需要关注~
转氨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转氨酶种类繁多,其中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起着重要作用 。前者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作用;后者催化谷氨酸和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作用,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虚弱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明显低于非虚弱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低,血清维生素B6(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的浓度低,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与老年人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转氨酶值低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化住院患者长期生存率低有关 。
(1)
在一般人群中,虚弱和肌肉缺失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显著相关,因为ALT不仅分布在肝脏,还分布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 。肌肉质量或体脂较低的虚弱/肌肉缺失患者可能无法向血液中释放更多的ALT,导致ALT水平较低 。
(2)
这可能是营养不良引起的维生素B6的相对缺乏 。维生素B6作为辅因子,与体内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被誉为“蛋白质维生素” 。主要作为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 。转氨酶在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催化酮酸和氨基酸之间的氨基转移 。在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负责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负责催化谷氨酸和草酰乙酸之间的氨基转移 。
肌酐是人体内肌肉的代谢产物 。其来源包括两部分:
外源性肌酸酐(来自食物中动物瘦肉的分解)
内生肌酐(体内肌肉分解,肌肉代谢的肌酸脱水产生肌酐,进入血液) 。
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因为身体的肌肉量和饮食相对稳定,所以肌酐的产生也相对恒定 。因此,血清肌酐可以反映肌肉质量和饮食情况 。
低血肌酐可能反映肌肉消耗或肌肉丢失和营养不良,如极端素食、消瘦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截肢者、危重病人、儿童等 。所以,肌酐不是越低越好,可能说明营养不良 。
发现血尿酸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也就是说,血尿酸水平高或低都可能增加死亡风险,血尿酸水平低可能反映营养不良 。
由饮食中嘌呤类化合物的降解和内源性合成产生 。正常生理条件下,1/3尿酸被肠道细菌降解,2/3尿酸以肾脏为原型排出体外 。
低尿酸血症被认为是营养不良的标志,尤其是对于接受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
01
血清尿酸水平与富含嘌呤的肉类、海鲜、脂肪的摄入有关 。如果摄入量不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就可能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血清尿酸水平也较低 。因此,低血尿酸水平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的替代指标 。此外,研究发现,摄入饱和脂肪和肉类较少的体弱营养不良老年人的血尿酸水平低于社区健康老年人 。
02
尿酸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占人体血浆抗氧化能力的50%以上 。在营养不良的人群中,血清尿酸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剂 。低血清尿酸水平可能代表总抗氧化能力下降 。由于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营养不良,低血尿酸水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
最后
肝肾功能检查结果高是不正常的,但也不是越低越好 。如果指数低,就要警惕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建议去营养科评估营养状况,防患于未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