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怎么样(富力物业的口碑怎么样)


一次高价卖身、一笔输血 , 勾勒出富力的艰难自救 。
9月20日晚间 , 富力地产和碧桂园服务公告 , 碧桂园服务拟以不超过100亿元的代价收购富力物业;此外 , 富力地产两个老板张力和李思廉 , 将为公司提供约80亿港元的股东资金 。
只不过这两笔交易里 , 富力地产能直接获得的只有两位老板输血的80亿港元 , 富力物业则早已在过去一系列股权结构调整中 , 与地产没了直接联系 。
富力物业原本是要自己上市的 。今年4月富力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 并计划最早在三季度IPO , 筹资不超过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8亿元) 。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 张力和李思廉就不得不卖掉这两年备受资本青睐的物业 , 他们永远失去了这块资产 , 可见富力资金链之紧张 。
除了卖物业 , 张力和李思廉还自掏腰包给上市公司进行股东贷款80亿 , 意味着其短期内其他融资渠道都不顺畅 。
但要拿到这100亿元也并非易事 。按照碧桂园服务的公告 , 交易将分两阶段、四期进行 。
其中第一阶段分三期 , 合计70亿元 。公告称 , 一期20亿元已在监管账户里 , 二期30亿元会在反垄断部门批复后的当天支付 , 第三期则是要在满足若干要求后才会支付 , 其中一条是要求在保证2021年起长期持续稳定(不低于20年) 。
而第二阶段的30亿元 , 则会在明年2月对2021年的业绩进行审计之后、满足约定的交付面积后才会支付 。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兼总裁李长江认为 , 虽然交易价格方面有不少约定 , 但是富力物业的单个项目还是比较优质 , 整体比较合适 。
但有地产分析师认为 , 富力物业的收购作价明显较贵 , 远超已上市同规模物业企业市值 。
按照富力物业招股书 , 截至2020年末 , 其营收为25.97亿元 , 除税后利润为2.4亿元 。
截至2020年末 , 富力物业整体在管面积规模则为6936万平方米 。与之在利润、规模方面相近的则是在港上市的佳兆业美好 , 其市值在今年峰值时也不过51亿港元左右 。
把容易卖的物业卖了100亿 , 资金链紧绷富力的下一步该如何 , 仍会是个难题 。
【富力怎么样(富力物业的口碑怎么样)】今年中报披露后 , TOP50房企里还处红档的房企并不多 , 仅有四家 , 富力就是其中之一 。
余下的三家企业则分别是华夏幸福、蓝光和泰禾 , 都已爆了雷 。
这也让市场很紧张富力的资金情况 , 认为其已是“一只脚踏入了‘ICU’”、选择撤离 。
富力2023、2024年到期的4只债券的净价也从7月下旬的90多 , 下跌到了目前的50左右 , 接近腰斩 。
截至中报 , 富力持有现金288.0亿元 , 同比下降20% , 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7.64亿元 , 受限制现金为160.38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519.04亿元 , 货币资金无法覆盖其短期债务 。
即使算上这次卖物业和股东贷款 , 也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 富力的资金链依然紧张 。
而富力当下的演变路径 , 与之前爆雷的蓝光十分相似 , 蓝光也是将自己的物业服务卖给了碧桂园 , 之后出现股债双杀、债券违约 , 如今的蓝光依然没能找到解脱的方法 。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在投资者会上表示 , 除了促销去库存 , 还会通过债务结构调整、卖投资性物业等方式获得现金流减债 。
李思廉表示 , 包括酒店在内已经建成的收租物业都可以出售 , 都在加强力度去出售、在“高强度洽谈”中 。他补充称 , 不过商业物业的谈判一般都慢一点 , 也牵涉着一些公司的重组、税务的安排 。
按照富力管理层的规划 , 其希望在2021年前能够“三条红线”降一档至“黄档” , 如今看来依然困难 。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 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