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怎么样(来个三江)






【三江怎么样(来个三江)】三江的文化地标
郭甲虎
提起三江 , 我就想起了风雨桥 , 提起风雨桥 , 我就想起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 , 对于三江的意义就像长城之于北京、山水之于桂林、园林之于苏州一样 , 它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符号 , 人们记住了这些符号 , 也就记住这些地方 。风雨桥成全了三江 , 三江也成全了程阳风雨桥 。可以说 , 程阳风雨桥是三江的文化地标 。
这个秋天有点热 , 我第一次来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 刚好碰到景区正在改造 , 积极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秋天来到程阳 , 可以看到金黄的稻谷 , 也可以闻到久违的稻花香 。程阳八寨最著名的风雨桥叫永济桥 , 坐落在稻花飘香的马安寨林溪河上 , 也许是秋天少雨的缘故 , 河水并不深 , 但很清澈 。
1912年 , 程阳八寨的村民捐款捐物出力建设永济桥 , 精雕细琢 , 经过12年才建成 , 距今有近百年历史 。永济桥由5个亭子和19间桥廊组成 。风雨桥之所以叫风雨桥 , 就是桥可以遮风挡雨 。远看永济桥像是一座房子 , 而不像是一座桥 。其特别之处就是全桥没有使用一颗钉子 , 全桥都是用木头固定连接而成 , 侗族人民的智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 , 为何能够造出这样一座桥呢?
当看到侗族人民建设的吊脚楼和鼓楼时 , 我彻底明白了 , 永济桥就是侗族人民利用建设吊脚楼和鼓楼的技术建成的 。侗族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非凡 , 他们善于并敢于用建造房子的技术来建造一座桥 , 并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
当我走在永济桥上时 , 像是走进了一座充满年代感的房子 。走在通往桥上的石板路上 , 我的脚踩在被无数个脚印磨得锃亮的石板上 , 我对这座桥充满敬畏!近百年来 , 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能够近距离看到这个世界奇迹 , 不远万里来到程阳 , 把这里的石板踩得如镜子一样光滑 。
风雨桥上有驼背、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卖东西 , 她们仿佛是程阳八寨的守桥人 。她们看上去有80多岁的年纪 , 我想她们的父母见证了这个世界奇迹的诞生 , 她们知道这座桥的意义 , 每天都来桥上 , 守着桥 , 顺便卖点手工艺品 。
我给女儿买了一个绣球 , 小巧玲珑的很可爱 , 这是她们亲手做的 。别的老奶奶看我买绣球 , 她们一个个跑到我面前 , 把我团团围住 , 向我兜售其他手工艺品 , 我不禁被她们的“热情”所打动 , 又买了两个带着铜铃铛的小鱼布饰品 。
我觉得她们很可爱 , 和永济桥一样可爱 。
她们每天来到桥上 , 向游客卖饰品 , 永济桥也显得生机勃勃 , 充满人间烟火味 。我想 , 很多年前 , 这座桥应该没有这么热闹 。那时候 , 这座桥每天路过的都是一些村民 , 他们累了在这里歇歇脚 , 下雨了在这里避避雨 , 这里仿佛是一个驿站 。不像现在 , 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人都有 , 他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程阳风雨桥 , 打量着程阳的老老少少 , 打量着程阳的一草一木 , 仿佛这里的一切和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 都是世界奇迹 。人们通过程阳风雨桥认识了程阳 , 认识了三江 , 认识了柳州 , 认识了广西 。广西人民都感谢程阳 , 感谢程阳的能工巧匠们 , 感谢建设程阳风雨桥的智者们 。
程阳风雨桥是我见过最独特的桥 ,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妙的桥 。程阳风雨桥不但是一座桥 , 它仿佛还是充满艺术美感的一幅画 , 它的价值不只是能走路、能躲雨 , 它还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 。它是程阳的文化地标 , 它是三江人民智慧的结晶 。
来源:柳州日报

编辑/伍文婷 校对/龚普康
审核/谢以科 监制/龙晓琴
投稿邮箱:cyq999666@163.com
sjxw8891@126.com
联系电话:8612982(三江融媒体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