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指的是什么 三苏是?

谁是苏三?(三个苏是什么意思)原文2021-08-13 09: 10杨浩读历史
苏洵,字明云,梅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他和儿子苏轼、苏辙一起,以文学闻名,被称为“三苏” 。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
苏洵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 。因为父亲在世,他常年在外游荡,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许多人认为他像任侠,像李白 。他爸爸也“不理他”,结婚生子后,还是整天吊儿郎当,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多了,进大学也不难 。
但第一次,当地考试后,他不幸名列第一 。这对他打击很大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态度,然后搬出几百本自己的旧作品仔细阅读 。他不禁感叹:“我今天学到的,是我还没有学到的!”一气之下,我烧掉了这批旧手稿,决心把《论语》、《孟子》、《韩愈文》拿出来从头重读一遍,继续研究贯穿古今的诗书、百家传世的书籍 。
学习态度端正的苏洵,每天坐在书房里,苦读六七年,发誓不成熟不写任何文章 。(苏洵第一次去读欧阳内寒的书的时候说:“你年轻的时候不学 。你二十五岁才懂得读书,从君子之行 。”)
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来到北宋首都,翰林学士欧阳修向朝廷赠送了苏洵的文章《论衡》和《权术》 。朝廷刊印这些文章后,学者们争相传阅 。丞相韩琦非常欣赏苏洵的才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 。之后苏洵做了秘书省,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 。那时候,他51岁 。
所以苏洵对韩琦非常感激,专门写了一首诗感谢韩琦的好意 。这首诗是《九天与共》:
“晚年最不才,萧小华映金绶带 。丞相不忍耽误东亭,与众儒老调闲 。喜庆的节日在悲伤中度过了很久,我感到坚强和沉醉 。雨中不眠,百遍开新诗 。”
这首诗写于英宗治平(1065)重阳节 。10年前,48岁的苏洵从蜀国入京,受到名臣韩琦、欧阳修的称赞和推荐,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
《三字经》在谈及古人勤学时引用了苏洵的典故:“苏,二十七岁,开始生气读书 。他老了,但还是后悔晚了;呃萧声,早想 。”
与诗歌相比,苏洵对文章的影响更深,其散文的特点是论点清晰,语言犀利,口才出众 。同时,苏洵的文章言之有理,毫不留情地揭露和鞭挞北宋的阴暗;但同时,苏洵在分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会巧妙地转笔,淡化笔锋,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让人接受他的尖锐和委婉,这大多体现在批判当下弊端的文章中 。
欧阳修称赞他“辩论雄壮”,“纵横捭阖,急进急出,必筑纵深而后止” 。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点明事理,用引子作比喻”,“烦而不惑,能止行云流水” 。
【三苏指的是什么 三苏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