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 咏柳贺知章

刘永何张之(刘永何张之的原诗)
中小学生古诗词鉴赏——何《刘永》的隐喻美021-08-23 10: 29三阳斋必背诗
(唐)何张之
玉妆树高,万缕青丝挂毯垂 。
我不知道谁剪下了美丽的叶子,但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 。
作品介绍
《咏柳》是唐代诗人何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前两句用两个新美的比喻,描绘了春柳的生机和活力,翠绿而婀娜;后两句更是别出心裁地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展现了无形的“春风”,不仅构思新颖,而且韵味十足 。
何,唐代诗人,字纪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心胸宽广,豪放不羁,有“谈吐自由,风流倜傥”的美誉 。唐天宝三年(744),隐退回乡当道士 。与何、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子” 。《全唐诗》有十九首 。他的山水文字清新通俗,无意求作,只求新意 。
诗歌欣赏
第一句以一棵树开头,比喻碧玉,把柳描绘成一个经过打扮的婀娜多姿的美人 。柳树是绿色的,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
第二句是关于柳条的,沿用了第一句的比喻,把柳条比作美女的绿丝裙 。
写三两句关于春风的话 。第三句话继续与“绿色丝绸挂毯”联系在一起,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把这些柳叶儿剪得和丝绸挂毯一样薄?问题中,赞美精致的柳叶;最后一句话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在二月,春风姑娘灵巧的玉手用剪刀剪出了这些绿色的叶儿 。两句话将隐喻与追问结合起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大自然的巧妙新奇,生动地展示了春风孕育的一切,烘托出无限的美感 。
这首诗的构思很新颖 。先写柳树的整体印象,再写柳条,最后写柳叶,从总到分,按顺序 。
精彩隐喻欣赏
这首描写春柳的小诗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充满了绝妙的比喻 。一是用“碧玉”来形容柳树的枝叶,呈现出晶莹的绿色;第二,绿丝带用来形容柳条,有形、色、神兼备 。三把剪刀被用来象征春风,把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突出了春风的灵巧、新颖和独特 。
【咏柳 贺知章古诗原文 咏柳贺知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