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恋”真的存在吗 智性恋

理智的爱(理智的爱真的存在吗)
最近美剧《后翼弃兵》特别火 。女主是集才华与高智商(以及美貌)于一身的天才 。她第一次接触国际象棋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她是一个9岁的老师 , 在一个高中象棋俱乐部独自击败了所有对手 , 然后一路杀到苏联 , 打败了比她大两代的当时最伟大的棋手博戈夫 。
有人把她和傅娟放在夏洛克 , 说这些高智商混蛋太迷人了:
这几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sapiosexual 。
英语来源于拉丁语中的sapiens(辨别、理解) , 在字典中的定义如下:
相比于外貌 , 更容易被智商和心智特质(特指性吸引力)所吸引 。
换句话说 , 如果你会因为一个人智商高而爱上ta , 那么你可能是在智力恋爱 。
1988年 , Live Journal(一个综合性的SNS交友网站)上一个名叫wolfboy的用户首次创造了sapiosexual这个词来描述他的性生活 。2002年 , 他在《生活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不太在乎高潮 。我想要一个敏锐的 , 好奇的 , 有见地的 , 不尊重的头脑 。我想要一个哲学讨论是前戏的人 。”
知性恋爱真的只看脑子不看脸吗?
智恋这个词在2010年左右开始流行 。2014年 , 美国著名交友网站OKcupid甚至将其列为与异性恋、同性恋、无性并列的性取向 , 知性恋爱的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 。
据《纽约时报》报道 , 2017年 , 约0.5%的OKcupid用户认为自己处于知性恋爱中 。
甚至有人专门为智性恋爱发明了一款名为sapio的约会app , 专注于被称为智能约会的约会 , 让孤独的聪明人可以因为共同的话题和学术追求而结缘 。
但是关于“智恋”的争议也很多 。
比如有人认为喜欢和女主滚祝福不是知性的爱 , 因为都很好看!你确定你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们的价值?
对傅娟和贝斯的迷恋是理智的爱吗?
不一定 。
首先要看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爱 。如果你只是觉得“哇 , 这个人好聪明好厉害” , 那你不是在知性恋爱 , 充其量是佩服高智商 。
但如果你在ta散发出知性魅力的时候有一种冲动(幻想)想把它推倒 , 那么你可能陷入知性恋爱了 。
其次 , 当你真的想推倒ta的时候 , 想清楚 , 你看上ta什么了?
知性的爱不代表不看脸 , 但外表远没有智慧重要 。如果只能选择其一 , 知识爱好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智慧 。
如果傅娟有一张与两只狗相邻的脸 , 理智上对他的爱仍然不会改变 。
美国临床性学家、心理治疗师克里斯蒂·奥弗斯特里特(Christy Overstreet)说 , 知性爱情有几个典型特征:
1.“来电”的核心在于潜在对象的智力、品味和精神世界 。
智爱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脸 , 而是手里的书 。
在聚会上找到某人的手机铃声是他们最喜欢的歌手 , 在图书馆找到某人拿着你刚还的萨特的书 , 或者听到某人熟练地谈论人工智能 , 都会让他们瞬间来电 。
2.理智的对话可以唤起你的性欲 。
智爱对智对话的反应与性欲直接相关 。
美国seventeen网站的编辑切尔西·斯蒂格曼(Chersi Steegman)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爱好者 。她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谈化学就相当于和我调情 , 当我听到有人熟练地谈论超级科学之类的东西时 , 我会像大多数人被亲吻脖子一样 , 立刻着迷 。
对于知识爱好者来说 , 他们的性幻想可能是在床上与某人谈论英国文学或经济学 , 而不仅仅是性 。
3.在做一些可耻的事情之前 , 你需要大量的精神交流 。
对于知识爱好者来说 , 吃饭、旅行或触摸身体都不如进行一次高质量的谈话来让他们确认这是“合适的”人 。
在进一步发展关系之前 , 聊聊政治观点 , 分享自己喜欢的书 , 会让他们觉得很安心 。没有这些谈话 , 他们很难与他人发展更密切的关系 。
4.精神契合高于一切 。
对于知性的爱情 , 良好的亲密关系 , “精神契合”是最重要的标准 , 性只能排在第二位 。
比起语无伦次 , 伴侣唤起的“颅内高潮”才是他们真正快乐的源泉 。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叶芝的著名诗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