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 , 是用来讽刺那些只会理论知识 , 对于实践却一窍不通、不知灵活应变的人 , 简单概括 , 就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
这个成语是源自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 , 主角是赵国的大将赵括 , 他是马服君赵奢之子 。生于将门世家 , 赵括从小就接受了非常好的军事教育 , 熟读各家兵书 , 对于一些知名战例、战阵的演变如数家珍 。
长平之战是赵括唯一指挥的大型战役 , 此战的结果 , 以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斩首坑杀告终 , 赵括也因此背上了“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 。然而近来不少学者和历史爱好者认为 , 赵括并非纸上谈兵 , 相反 , 他有着非常优秀的军事素养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赵王将老成持重的廉颇换下来 , 让年轻的赵括担任主帅 ,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秦国的离间计 , 但是离间计的效果还在于赵王对赵括的印象 , 若是赵括真的没有本事 , 赵王以及赵国王公大臣 , 也不会相信这等计谋 。
所以 , 赵王能够力排众议 , 坚持将45万大军以及赵国的命运押在赵括手中 , 从侧面也
图:赵孝成王(剧照)可以证明 , 赵括的军事才能是得到国君以及部分大臣的认可的 , 并非泛泛之辈 。
2. 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 , 开始是赵国的廉颇和秦国的王龁对阵 , 王龁的军事才能是不如白起的 , 但是廉颇却节节败退 , 连续丢失两条防线 , 最后才退守到长平 。
等到赵括担任主帅以后 , 秦国换上了白起 , 并且还严密封锁这个消息 , 从秦国换将的事件和禁令 , 可以看出白起对赵括是极为重视的 , 因此这也能证明赵括的军事水准是非常高的 。
3. 大部分赵军是投降后被坑杀的 , 而在这场战役中 , 秦国也付出了20万的伤亡 。赵军被秦军围困 , 是因为赵括不知道主帅是白起 , 所以才冒进中计 , 但是在中计之后 , 他能迅速地建立起有效的防守阵营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赵括的被围并不意味着彻底失败 , 如果赵国此时外交顺利 , 能够请来援兵 , 赵军依旧可以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 。赵括数十万大军断粮40多天 , 但是没有兵变和叛逃 , 在最后的突围中 , 如果赵括没有被乱箭射死 , 白起也不会轻易的取得胜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