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柠条是蝶形花科锦鸡儿属植物栽培种的通称,为落叶灌木 。全世界约有100余种,我国已查明有66种 。在宁夏沙坡头林带中栽植的有10余种 。柠条是沙坡头铁路固沙防护林带的主要栽培树种 。非常适合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生长,抗逆性强,极端耐旱,是固沙造林后期优良的主要树种 。随着柠条种植数量和面积的增加,柠条病虫害防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经过多年的实地观察和研究,笔者基本了解了沙坡头地区柠条两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变化规律,具体如下:小叶锦鸡儿
柠条属于鞘翅目,是危害柠条种子的主要害虫 。严重年份种子受害率高达30% 1p23:: 。这种昆虫的发生在纯林比混交林更重要,疏林比密林更重要,参差茬比平茬更重要 。如果种子收获后暴露在烈日下,昆虫种子可以向上跳跃 。小叶锦鸡儿成虫椭圆形,长3.5 ~ 5.5毫米,宽1.8 ~ 2.7毫米 。成年羽化高峰晚于柠条开花高峰,即柠条70%已形成嫩荚 。成虫飞行能力强,不断将头管插入花管吸蜜,以萼片或幼叶为食补充营养,既是种子害虫,又是食叶害虫 。
控制技术措施
1、选种用0.5% ~ 1%的盐水,所有虫蛀的种子漂浮在水面上,捞出后烧掉;5月初花期喷施1000-2500倍50%辛硫磷乳油或2500-3000倍2.5%功夫乳油可杀死成虫 。5月下旬豆荚幼期喷施500倍50%杀螟硫磷乳油,可毒杀幼虫或虫卵 。
2 。在羽化阶段用灯光引诱杀死成年人 。二.中睑外翻
春尺蠖属于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鳞翅目和鳞翅目 。根据危害对象的不同,又称杨尺蠖、柳尺蠖、沙枣尺蠖、榆树和桑尺蠖 。主要危害树种为柠条,也危害杨树、柳树、榆树、刺槐、桑树、沙枣、苹果、梨等树木 。该虫的为害特点是:发生早、为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采食量大、经常暴饮暴食 。在轻的情况下,柴火的数量大大减少,种子没有收获,在严重的情况下,整个植物死亡 。
春尺蠖成虫体长约14毫米,羽化时翅长30-34毫米,羽化时翅长25-30毫米 。刚孵化的幼虫会吐丝,大部分聚集在植物的阴面 。据观察,柠条上部第一和第四部分昆虫的ISl密度为60% 。一、二龄幼虫只吃芽和少量幼叶,能把芽咬成洞 。3岁以后,它开始伤害叶子,把叶子边缘咬成缺口 。五岁时暴食会把整片叶子咬成严重畸形 。幼虫受到惊吓时,其丝下垂,丝的长度一般在1米以上 。这些丝绸随风飘散,也可以和其他动物一起传播 。
控制技术措施
【柠条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加强灌溉林地中耕或深耕,可杀死大量夏、冬长期在地下的虫蛹;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幼虫三龄前,喷施500 ~ 2000倍量的25%杀蛾乳油进行防治;当春尺蠖的成熟幼虫进入土壤后,可在地面撒上适量的敌百虫和甲基对硫磷粉剂,也可杀死部分幼虫 。第三部分 。柠条叶锈病
主要危害柠条叶片,尤其是幼苗 。患病植物的叶子是黄色的,很早就离开了顾客,严重的话,枝条会枯死 。病原体属于担子菌,一种属于锈菌属的真菌 。4月到10月是发育期,尤其是7月到8月 。开始病叶背面长出红褐色粉点,严重时连成块状,为红褐色锈粉堆,遍布整个叶片背面 。入秋后,叶片正面长出深褐色锈斑,是病原菌的夏季孢子堆和冬季孢子堆 。在那一年的生长季节,夏季孢子通过风力传播到健康的幼苗,导致它们被感染 。或反复侵染柠条和花棒,直至入秋后,冬孢子随落叶病叶在地面越冬 。第二年,随风蔓延到柠条叶片和花棒上,引起第一次感染 。
控制技术措施
1 。选择苗圃地增强苗木自身的抗病能力,不要补种柠条苗;苗木、树木生长期间,要及时拔除病心植株,清理枯枝落叶,集中焚烧,消灭病原菌;2、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防止病苗转移到新造林区 。发现疑似幼苗 。浓缩后喷5度石硫合剂一次,处理后再用于造林;3.柠条展开叶片后,每半个月喷一次160倍石灰倍增波尔多液,连续喷两次,防止柠条叶锈病的发生 。如果叶子上发现锈粉,可以连续喷2-3次(间隔10天),每次0.4 ~ 0.5 。0.5%石硫合剂,或喷以20%三唑酮EC 20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 。四.柠条叶枯病
柠条叶枯病的病原为柠条分生孢子,是一个具有球形或扁圆形分生孢子的亚科,生于叶表皮,后期突破表皮 。分生孢子无色,棍棒状,弯曲 。该病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叶片上有多角形斑点,后期有连续的斑块,有一半甚至整个叶片枯萎 。病斑上密集的黑点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