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结题报告范文( 二 )


2、注重专家指导 。
学校多次请市、区教科研单位领导、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为课题组成员做指导,为课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给了我们传递了许多课改信息,给予我们许多的指导与帮助 。
3、认真学习相关理论 。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教育报刊杂志的有关理论文章,并及时推荐优秀文章汇编成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中了解相关的前沿信息,借鉴他人经验 。每位实验员还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反思、总结,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 。
4、提供实验空间,加强教学研讨与交流,有序推进实验工作 。
每学期均根据实验计划与成员职责做好各阶段工作安排;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课题研讨活动、一次学校交流活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学期召开一次课改总结会 。实验班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研究主题明确,分工负责,准备充分,有所收获 。每次活动都能着重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有的研讨课教师都要交一篇案例和教学反思,并进行阶段性小结 。教研组及时组织评课研讨,在评议中更加明确课题的研讨目标及措施 。通过评议加深对课题的认识,自觉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当然只有这些集体活动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题组成员还要充分利用课外、节假日时间,点点滴滴地积累,研究方能高效 。课题组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和反馈 。
4、与平时教学紧密结合,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 。课题组的老师们已达成共识,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一节的公开课,应该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将研究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研究课,并及时反思与总结 。
六、实验研究的主要策略 。
1、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⑴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要求:实行20+25的课堂教学结构 。即教师在一节课里,讲话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内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⑵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要求: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疑、引导、点拔、激励,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预设的问题,并生成、拓展、提升知识 。⑶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要求:教师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辩论、演唱、小品、戏剧……),以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 。⑷对课前预习的要求:各学科的预习课要在课上进行 。上课前要下发预习提纲 。语文、英语学科要求每一篇课文下发一份预习提纲,理科每一节下发一份预习提纲,期末复习时以章节或以知识类为单位,下发复习提纲,学生、教师的预习提纲要装订成册 。⑸对课后回馈测试的要求:整合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用测试卷取而代之 。要求任课教师把每天所学内容,编印成测试卷,下发到学生手中,作为家庭作业,教师要认真检查、批阅,并把之装订成册 。⑹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任课教师统一使用《新课标优秀教案》,在使用时,教师要研究教案的三维目标 。在札记检里写上如何落三维目标的方式、方法、手段、时间分配以及你要增删的内容;你课后的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内容 。同学年,同学科要实行集体备课,研究如何编写预习提纲 。
2、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补充、互为支持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努力地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首先,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然后,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充分质疑,引导学生个体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个体无法解决问题,就组织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 。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强化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无法进一步开展合作及探究学习 。
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