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 关于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习俗
春节,俗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是中国一个盛大而富有特色的古老民间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狭义的意思是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从广义上讲,春节是从腊八节或新年到次年正月十九,这一天被视为春节 。
以下是春节期间分享的10个民俗 。你认识几个?
一、春节扫尘
据鲁《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中国就有了春节扫尘的习俗 。因为“尘”和“陈”谐音,所以春节扫尘赋予了新的含义,意为“除陈不新”,希望能扫除一切晦气和厄运 。

【关于春节 关于春节的风俗】第二,贴对联、福字、门神 。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孩子们会踩着凳子,拿着浆糊和刷子,在门上贴对联,然后给下面的大人看,看贴的是否正确 。有的横贴在门楣上,门的左右两边贴着对联 。在门上、墙上和门楣上也有祝福的标志,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有些人会在门板上贴上门神的海报,祈求一年平安,增添节日气氛 。

第三,祭祀祖先和神灵
春节期间向神献祭是全中国的习俗 。全国各地祭祀神灵的习俗大同小异,但目的基本一致 。它们都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收、好运等等 。
一般来说,祭祖是在祭神之后,各地习俗不一 。在我们老家,每天午饭前,各家都会派代表带着食物和供品去祠堂祭祖,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祠堂就要关门了 。
第四,吃饺子、汤圆、年糕 。
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春节期间早上吃饺子是一种习俗,饺子里经常放一枚硬币 。谁要是吃了一枚硬币,据说就是他家那一年最幸福的人 。在江苏省淮安市,人们习惯在早上吃饺子 。在河南开封,我们在春节吃饺子 。还有就是过年吃年糕的习惯,各地年糕的味道也不一样 。

五、守年,给压岁钱 。
除夕也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邻居和朋友聚在一起,或者家人聚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节晚会 。大家一整天都在熬夜,等待着早晨,迎接新年的到来 。
压岁钱是孩子们和年轻一代最喜欢的习俗 。年夜饭后,长辈会分别给晚辈硬币,并穿上红线把铜钱编成串挂在孩子胸前,说是可以镇邪驱鬼 。这种习俗自汉代以来一直流行 。当然现在没有铜币了,现金一般都是红色包裹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