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幼儿教育反思

儿童教育反思(正确教育儿童的十种方法)
你知道「三分之二大脑理论」吗?即婴儿出生时大脑的重量已经是三分之一,0-3岁时增长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说0-3岁是孩子的黄金教育期 。中国人的传统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3岁之前都是由老人带大,或者送回老家再也见不到父母 。年轻父母只忙于自己的工作,从而错过了孩子一生成长的黄金教育期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总是很难培养出那么多像牛顿、爱因斯坦怀特、柴可夫斯基、卓别林这样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才?部分原因是这个吗?
中国教师曲刚写了一篇关于“准父母应具备的十种落后教育思想”的文章来提醒父母 。原文太长 。总而言之,事情是这样的: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幼儿教育反思】
首先,家长要找到适合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
我们像父母一样成长,因为我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我们在中国长大,我们的血液里不自觉地传承着教育的知识,这是教育基因的惯性传承 。因为教育基因是惯性遗传的,每一个家长都可以不经过任何认真的考虑,立刻想出一套头脑清醒的教育方法和态度,以至于他一辈子只能是孩子教育的执行者,很少是孩子教育的思考者 。在孩子的教育上,你总能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到父母的教育和孩子的教育,这就使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状况很难从整体上跳出相同相似的圈子 。
教育本身并不难,但只是为了让一个孩子更聪明 。但是,要绝对跳出国家社会的教育基因遗传,找到更适合你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是非常困难的 。家长要耐心、谦虚地从零开始学习和研究你的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思考如何摆脱自己对教育的片面认识和无意识传承,实现“教育突破” 。
二: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成长权” 。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神奇的种子,都有成长的权利 。如果孩子是一棵树,你让他长成草,你就是在侵犯孩子的成长权 。人类之所以从古代社会走到今天的文明时代,是因为“少数”人类的种子自由发芽,成长为划时代的精英人类,带领其他平庸的人类走到今天 。但是为什么只有少数种子发芽呢?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避免被平庸的教育压制和消耗?这是世界上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

三:父母可能“不理解”孩子 。
要为孩子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首先要了解孩子 。为了理解孩子,父母必须学习一门外语——儿童语言,尤其是不会说话的0-3岁孩子的肢体语言 。这个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学会 。最可怕的是,父母看到三岁前的孩子不会说话,就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懂 。所以他们要先吃饭穿衣自娱,不要的东西交流,长大了再说 。有很多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孩子 。
4.忽视孩子是阻碍父母教育好孩子的最大挑战 。
现代社会,所有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试图把父母从孩子身边拉开,忽视孩子的现象很普遍 。西方历史上有那么多伟大的科学家,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培养出那么多伟大的学者,都与孩子从小就离不开父母有关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多注意观察和理解孩子,而不是工作之余只让孩子开心,自己开心 。
五:人脑一出生就牛逼 。
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是人脑 。其强大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存储能力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企及的 。每一个新生孩子的大脑都不是空,而是等待点燃的智慧火炬,等待发芽成长的种子,等待喷发的智慧火山 。父母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炫耀这些坑坑洼洼的美而去盖一些简陋的房子,在上面种一些简陋的小树,比如让孩子背一些唐诗以示聪明 。他们反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疏通、刺激这些火山的喷发,然后躲在一边看着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壮烈的喷发 。
我深深相信,每一个教育成功的孩子,都应该远远超过他们父母的成就,就像我们认识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却不认识他们的父母一样 。

六:世界上没有大学题和小学题 。
如果孩子的智慧火山爆发,自己挡不住他们的路,父母的教育能做什么?——像一座桥,足以引导孩子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和一切 。至于孩子感受到这些东西后会怎么样,不用担心,也不用去想,因为你想不出来 。
0-3岁的孩子没有任何推理能力 。他只是一台强大的复印机 。因为要先有存储,才能有智慧,所以0-3岁的孩子基本只做存储,不做智慧 。需要注意的是,0-3岁孩子大脑的存储能力简直是疯狂、贪婪,是他们一生中最强大的 。简直是“掠夺式存储” 。这期间,父母要做孩子的“帮凶”,帮孩子“抢”遍天下的东西 。具体做法是把各种东西搬到孩子眼前(或者各种东西面前),让孩子盯着看,摸着玩!世界上没有369这种东西 。不是数理化或者一流的知识 。蚂蚁搬家并不重要 。世间万物,无论是雄伟的昆仑山,还是一粒尘埃,在孩子眼里都是平等的奇迹 。无论是滚滚火车还是老鼠打架,在孩子眼里都是平等的奇迹 。体验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没有369等等 。让孩子安安静静的看着农民工搬砖盖房,对孩子的智力好处简直无以言表 。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有取之不尽的东西让孩子去体验,只要父母有心去发现和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