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为什么又叫鬼节 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七夕节为什么又叫鬼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七夕节为什么又叫鬼节 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始于汉朝, 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故称为“乞巧” 。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 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 节日产生了妇女穿针乞巧, 祈祷福禄寿活动, 礼拜七姐, 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 并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
2006年5月20日, 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 洋节逐渐流行中国, 媒体炒作, 七夕节在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
主要活动有: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 始于汉, 流于后世 。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人具习之 。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 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 七月七日, 宫人多登之穿针 。 世谓之穿针楼 。 ”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 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 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 源于穿针, 又不同于穿针, 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 妇女曝盎水日中, 顷之, 水膜生面, 绣针投之则浮, 看水底针影 。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 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 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 此拙征矣 。 ”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 在七夕前几天, 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 播下粟米的种子, 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 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 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 称为“壳板”, 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 等它长出敷寸的芽, 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称为“种生”, 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 又叫“贺牛生日” 。 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 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 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 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 。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 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
拜织女
里们约好五六人, 多至十来人, 联合举办 。 举行的仪式, 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 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 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 束红纸, 插瓶子里, 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
收起
七夕节为什么又叫鬼节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 也称“中元节”, 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 “鬼节”, 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 。 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 故有七月初接祖, 七月半送祖习俗 。 送祖时, 纸钱冥财烧得很多, 以便“祖先享用” 。 同时, 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 祭祀时焚烧, 称“烧包” 。 年内过世者烧新包, 多大操大办, 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 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 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 于是益加普及 。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 法力宏大 。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 食物入口, 即化为烈焰, 饥苦太甚 。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 于是求教于佛, 为说盂兰盆经, 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 ”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 相沿成中元节 。 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 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