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睿还没去世,为什么就得到了庙号? 魏明帝曹睿

魏明帝(魏明帝曹睿饰)临死前为什么会得到庙号?)
每个人生老病死,皇帝也不例外 。皇帝死后,他的后代会在祠堂里祭祀他 。祭祀时,你怎么称呼皇帝?直呼你的名字显然是不礼貌的 。因此,人们发明了一个“庙号”来纪念已故的皇帝 。

但是,起初庙号只授予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值得后人永远牺牲的皇帝 。因此,寺庙名称只有四种 。
一般来说,奠基立业的皇帝会给庙号“太祖”“太宗”;成绩较高的皇帝将授予庙号“高祖”“高宗”;祖祖辈辈牺牲的皇帝会给庙号“世宗”“世宗”;中兴皇帝会给“中宗”庙号 。
知道了以上的命名规则,我们就能读懂大部分皇帝的庙号了 。
赵匡胤建立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这是一个奠基立业的行为 。他们得到了寺庙的名字“毛”,这是所谓的“宋太祖”和“明太祖” 。
【魏明帝曹睿还没去世,为什么就得到了庙号? 魏明帝曹睿】
唐朝时,李治扩大疆域,消灭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 。到了宋代,赵构重建南宋,努力得到高宗的庙号,称之为“唐高宗”、“宋高宗” 。
汉朝的刘秀建立了东汉,清朝的福临统一了除沿海地区以外的全国,得到了“汉祖”“清祖”的庙号 。
汉朝时,刘询消除了霍光的影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唐朝时,李习安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恢复了唐朝的旧制度 。他们得到了中宗的庙号,叫做汉中宗和唐中宗 。

有趣的是,建立汉朝的刘邦,死后得到了“汉太祖”的庙号,还得到了“高帝”的谥号 。但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将刘邦的庙号与谥号混淆,称其为“汉高祖” 。结果大家都诬称刘邦为“汉高祖”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
从三国时期开始,庙号的授予就变得十分猖獗 。几乎所有当过皇帝的人死后都会有自己的庙号 。有的皇帝甚至担心自己死后,后人不会给自己授庙号,这就违反了授庙号的规则,在自己死前就给自己确定了庙号 。
他就是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睿 。

曹睿是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的长子 。他出生于204年,226年22岁继承王位 。曹睿在位13年 。在此期间,曹睿长期与蜀汉、孙吴等政权作战,占据了上风 。
曹睿继位之初,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了自己经验的不足,果断地拉开了北伐的序幕 。吴也积极响应诸葛亮北伐,攻打曹魏 。

面对不利因素,曹睿没有慌张,任命司马懿、曹真等人,让诸葛亮失败,并亲自领兵击败孙权的进攻 。
此外,曹睿平定鲜卑,灭公孙渊,统一曹魏政权大后方,解除后顾之忧 。
然而,年轻有为的曹睿自己却有“后顾之忧”,没有继承人 。
曹睿有一个庞大的后宫,有成千上万的妃子 。然而,曹睿的三个儿子,清河王曹彤、范阳王曹牧、安平王曹寅,都没有活到成年,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无奈之下,曹睿收养了秦王曹训和齐王曹芳两个养子,并计划在死后立其中一人为继承人 。
不过,曹勋和曹芳也很年轻 。曹睿去世时,曹勋只有8岁,曹芳只有7岁 。显然,在司马懿家族势力强大的情况下,曹勋和曹芳能否掌握国家大事的大权,而不是被司马懿空放出来,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曹睿死后可能得不到庙号 。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曹睿在237年为自己设立了庙号“列祖”,即“魏列祖” 。东晋史学家孙胜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批判,称其为“欲抗先人,终前自尊” 。
曹睿之后,再无生前领庙号之举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67214307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