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水竟是这样毁掉一个生命

炎炎夏日 , 肯定每天都是需要洗澡的 , 但是洗澡方式也很重要 , 不然的话反而会给自己身体带来危害 , 严重的话身体还会酿成惨痛的后果 , 那么怎么洗澡最健康呢 , 以及洗澡的注意事项分别都有哪些呢?来一起看看吧 。
事发是这样的
有这样一个壮汉 , 因为天气太热便打了一桶冷水从头浇了下来 , 结果没过多久 , 就出现凶猛、出虚汗 , 再过几个小时 , 心肌就大面积梗死 , 血压变低 , 心跳呼吸骤停 , 抢救了几次 , 还用了大量的强心剂与升压药 , 但仍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夏天这6种情况千万别洗澡
1、满身大汗时人体出汗 , 毛孔就会放大 , 皮下血管扩张 , 血液循环也会随之变快 , 若此时用冷水洗澡 , 毛孔会马上关闭 , 皮下血管也会很快收缩 , 汗腺分泌液随之会停止 , 导致身上散热的渠道被堵死 。 而人体内的热量一旦无法继续散发 , 就会使人皮肤发热 , 易引起感冒 , 严重便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
2、发烧时当人在发高烧时 , 身体热量会大量被消耗 , 大致身体变得特别虚弱 , 若洗澡极易发生意外 。
3、饱餐后饱餐后用热水洗澡 , 会使全身皮表血管因受热水刺激而扩张 , 便会有很多的血液流向体表 , 导致腹腔血液供应变得更少了 , 从而使消化吸收被受影响 , 使血糖降低 , 严重出现虚脱、昏倒现象 。
4、喝酒后因为在洗澡时人体会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 而酒精有抑制肝脏功能活动的作用 , 阻挡糖原的释放 , 所以酒后洗澡 , 会使血糖午饭及时补充而易使人头晕、眼花、全身无力 , 严重还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
5、血糖低时因洗澡时水温偏高而使人的血管扩张 , 低血糖时洗澡易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虚脱现象 。
6、劳动后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之后 , 都应先休息一会然后才洗澡 , 不然极易使心脏、脑部出现供血不足 , 严重还会发生晕厥现象 。
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项
温度不宜过高
【一桶水竟是这样毁掉一个生命】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 , 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 , 洗澡水温度太高 , 会造成皮肤脱水 , 可能会发生昏厥 , 而且对皮肤不好 , 会伤害皮肤 , 一般情况下水温在37度左右为宜 。
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 因为在洗澡的时候 , 空气不是很流通 , 而且有水蒸气 , 会让浴室闷热 , 容易缺氧 , 而且水温让毛细血管扩张 , 血液流往四肢多 , 流向大脑减少 , 使大脑缺氧 , 容易昏厥 。 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分钟左右 。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运动后身体需要散发热量 , 毛细血管扩张 , 如果这时候用凉水洗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缩小 , 对身体不好 , 运动后也不能洗热水澡 , 会造成大脑缺氧 。
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马上洗澡 , 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 , 而且酒精发作起来晕在厕所 , 而热水不断流 , 容易造成窒息 , 其次酒后身体发热需要排除热量 , 洗澡后身体凉爽了 , 但是热量没排出去 , 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
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俗话说“饱不澡 , 饿不跑”是有一定道理的 , 饭后肠胃正在消化 , 如果洗澡会刺激肠胃 , 影响消化 , 容易消化不良 。
洗澡必须通风换气
洗澡的时候必须换气 , 不然容易头晕造成晕倒窒息 。 洗澡的时候可以开一点窗户 , 如果没有窗户就要把浴霸的换气打开 。
洗澡时注意防滑
洗澡的时候注意防滑 , 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 平衡比较差一些 , 容易摔倒 , 洗澡的时候把防滑垫垫上 。
洗澡前喝一杯水
洗澡会出汗水 , 水分流失 , 所以在洗澡之前补充一杯水 。
饱食或空腹不宜入浴
每顿饭后人体要从浑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肠胃帮助消化 。 饭后立刻洗澡 , 一方面会加剧心脏缺血 , 甚至发生心绞痛或猝死;另一方面 , 由于消化道血流量减少 , 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 诱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
洗澡前后 , 注意保暖
在洗澡中和洗澡后要注意保暖 , 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 。 洗澡前浴室温度以脱衣后不觉得冷为宜 。 洗澡后 , 要用干毛巾把浑身擦干 , 尽快穿上衣服 。
肥皂的选择及使用
肥皂不宜过多 , 洗一次澡搓一遍肥皂即可 , 过多会刺激皮肤 , 产生瘙痒 。 皮肤较干燥的人以及老人和儿童适宜用多脂性肥皂 , 不宜用碱性肥皂或热水烫洗 , 免得将皮脂洗去 , 使皮肤更加干燥甚至起屑打皱 。 有的人皮肤油腻较多 , 可用中性或碱性肥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