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 右派是什么意思

右是什么意思(左是什么?什么是右派?)
我们现在的许多政治词汇实际上来自法国大革命 。为什么我们的学术标准还是西方标准?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历史的大背景 。
【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 右派是什么意思】第一:西方真的衰落了吗?
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500年至1763年的世界是《世界通史》一书中新兴的西方世界 。从763年到1914年,世界被西方统治 。自1914年以来,世界目睹了西方的衰落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崛起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历史时间节点很重要!
在新航路开通之前,欧洲的印刷业和文化蓬勃发展 。
公元1500年左右,新航线开通,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正式开始海外扩张和殖民活动 。因此,1500年后的世界是新兴的西方世界 。西学东渐在中国的传播也恰巧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明朝面对的西方列强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 。
1763年,西方大国之间的七年战争结束了 。七年战争是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也是英法两国为争夺海洋和殖民地而展开的激烈战争 。七年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英国,与英法争霸,以法国实力的衰落而告终 。此后,大英帝国崛起 。然后,1763年后的世界是西方主导的世界 。对比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清朝以大英帝国的身份面对西方列强,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代表团访华 。
那么,西方国家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呢?1914!
西线战壕里的士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但很快英法德陷入西线消耗战,德国伤亡70万,法国伤亡85万,英国伤亡9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国家认为这场战争是短暂的,可以很快取得胜利,但没想到他们陷入了阵地战和消耗战,伤亡惨重 。因此,1914年后的世界在西方是一个衰落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1918年11月11日才结束 。这期间还经历了西班牙流感袭击,欧洲陷入混乱,震动了中国知识分子 。梁启超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写下了《欧洲之心》 。在这本书里,梁启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的转折 。对于中国人来说,西学的衰落正好是中学兴起的时候,因为中国人文可以为西方科学提供借鉴 。
梁启超
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史家宾格勒在1918年至1922年间写了一本著名的书《西方的衰落》 。宾勒认为,文化有一个周期,就像生物一样,它有一个成长、繁荣和衰落的周期 。世界上至少有八种高等文化体,分别是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中美洲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阿拉伯文化 。
斯宾格勒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结束,但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国家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进一步衰落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紧接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方国家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复兴 。直到现在,欧洲和美国仍然是发达社会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世界衰落的同时,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在崛起 。日本、韩国、新加坡都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这些国家也成为了发达国家 。同时,中国经济总量也走在世界前列 。因此,1914年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西方世界在衰落,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在发展 。
我们的整个学科体系还是一个西方的标准,所以我们正在走出欧洲中心主义,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 。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中国人对此应该非常清醒 。
二是“左”和“右”的政治词汇
左派和右派的政治词汇来自于1789年开始、1799年结束的法国大革命前后 。它持续了10年,是欧美最激烈的政治革命 。欧美的政治革命包括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在这三次政治革命中,法国大革命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因为法国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英美两国在文化上都处于边缘地位 。
法国大革命攻占了巴士底狱 。
欧洲人之所以能够在19世纪称霸世界,不仅仅是工业革命,还有政治革命 。因此,清末民国时期,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词汇基本上都来自西方,这是不可否认的 。当然,这些词是日本人翻译的,比如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历史等等 。这些词在古代汉语中找不到,但都是日本人翻译的 。
那么,我们只能回到法国大革命,去理解这些左派和右派的政治话语的真正含义 。
左翼,又称左翼,是指支持平等和平均主义原则的政治意识形态 。法国大革命时期,支持平等和平均主义原则的议员往往坐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左侧,而保皇党、天主教徒和贵族则坐在议会的右侧,他们的整体政治意识形态趋于保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