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网登录 中国化学品安全网

【国家安全网登录 中国化学品安全网】中国化学安全网(国家安全网登录)
只知道液化气,不知道氨气?那你今天就得看看材料小博士的科普了 。
近年来,我国氨泄漏爆炸事件时有发生 。冷库、水产食品厂、氨设备车间、化肥厂、化工厂、罐区等 。都会有氨气泄漏,这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所以氨泄漏的预防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
那么,究竟什么是氨气呢?给大家解释一下:氨是我国事故率较高的危险化学品之一 。化学品-氨,也称为液氨/氨,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气体 。而且氨溶于水和乙醇,在高温下可以分解一部分氮和一部分氢,具有还原作用 。作为催化剂,氨也可以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总之,氨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物质,如液氮或氨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用作制冷剂,用于制造铵盐和氮气 。
虽然它很漂亮,但你不能忽视它的特点:腐蚀性强,容易挥发 。它的化学事故率很高 。

例如,氨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腐蚀和刺激与之接触的皮肤组织 。短期吸入大量氨气后,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等 。,并可能出现严重的肺水肿 。如果吸入过多的氨气,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引起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
又如,当发生挥发和氨泄漏时,会有以下危害:
1. 容易气化扩散,造成环境危害、增加爆炸风险 。如果储存好,液氨泄漏后会迅速气化成氨气 。泄漏初期氨蒸气云密度高于空气体,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污染区和燃烧爆炸区 。
比如在风的作用下,这种有毒气体随风飘散,造成大范围的空气体污染,对人和动物都是有害的 。如果大量液氨泄漏流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容易造成地表水、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对水生生物有毒 。在严重的情况下,这些水中的水不经过处理就不能使用 。
又如,氨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热为316.25kJ/mol,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可与空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氨空气体含量达到11-14%时,在有明火的情况下也能燃烧,当有油存在时,会增加燃烧风险 。特别是当空气体中氨的含量达到15.7%-27.4%时,遇到火源会引起爆炸 。

2.容易使人中毒伤亡 。氨有毒,有刺激性,有臭味,容易挥发 。它泄漏到大气中,扩散到任何地方,都会被人吸入,会对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氨气侵入人体皮肤、气管、呼吸道和消化道,易引起急性中毒和烧伤 。
因此,如果发生氨气事故,处置难度很大 。氨通过加压或冷却从气体到液体储存在容器中 。如果储存不当,加热时会膨胀,压力会上升,导致钢瓶或储罐爆炸 。而且氨遇热分解,遇氟、氯等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如果暴露在高温下,容器的内部压力会增加,有破裂和爆炸的危险 。

实际情况往往出人意料 。液氨储存方式不同,容器内压力不同,泄漏部位不同,裂缝大小不同,后果也不同 。为了避免二次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技术要求很高,在采取封堵、转移等措施时,很难处理泄漏的容器 。看到同样是危险化学品的浙江液化气发生爆炸,造成如此惨烈的事故,我们不禁感叹,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深刻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敬畏生命,时刻关注身边的危险事物 。
为了在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之前预防事故,做好监测预警工作,消除事故隐患至关重要 。储存氨介质的压力容器是特殊设备 。从储存到运输,都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第三方检测机构要定期进行检测,做好特种设备应急管理工作,发现潜在威胁,提前防范 。

除了预防,还应做好氨泄漏的应急处理 。这里,材料博士博士就简单说一下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氨气泄漏事故的危害和科学的预防方法,请关注并私信Material Doctor博士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67214307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