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澳岛”概况 南澳岛在哪里呢

南澳岛在哪里(中国南澳岛概况)
地震,深澳县城夷为平地 。1927年,县城从布带神岙迁到龙岙(后屋) 。地形剖面
南澳岛概况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一个海岛县的主体 。南澳县是汕头市唯一管辖的县 。由大小岛屿37个组成,陆地面积130.90平方公里(含主岛——南澳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 。现由3个镇、2个管委会管辖 。南澳岛原本是福建和越南的土地 。秦汉后期为了削弱福建和越南,将其划入南越 。南朝梁朝时划入福建 。南澳岛属于福建,隋朝又重新分配 。当时潮州叫易安县,属于东扬州 。
南澳岛(5)
南澳岛位于广东东部,位于高雄-厦门-香港的中心,紧邻西太平洋主要国际航线 。南澳岛海岸线长达77公里,拥有燕墩湾、长山湾、竹岐渡等66个港口,具有建设深水港和万吨级码头,发展海洋长途运输的优势 。南澳岛的青澳湾是一个水质清澈、盐度适中的软而平缓的海滩 。这是一个极好的天然海滨浴场 。是广东省两个A级海水浴场之一 。还有被称为“自然植物园”的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被称为“候鸟天堂”的海岛自然保护区 。还有亚洲第一座海岛风电场,还有总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楼等古迹,以及50多处文物古迹、寺庙 。
地理优势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南澳具有许多现实和潜在的发展优势 。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 。南澳位于闽粤台交汇处,高雄以东160海里,厦门以北97海里,香港以南180海里 。它位于高雄、厦门和香港的中心,距离太平洋主要国际航线仅7海里,被誉为“潮汕屏障、闽粤咽喉”[1] 。历史上,它是东南沿海唯一的贸易和海洋停泊点和中转站 。它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渠道,被称为海上互市之地 。随着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南澳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南澳作为华南第二出海点的条件日趋成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台湾的长期优势 。南澳是广东省最突出的部分,离台湾省最近 。这两个地方有着相同的语言和习俗,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着长期的地理关系 。目前,台湾省有10多万南澳同胞,超过了南澳人口 。每年前往南澳避风、补给、贸易的台湾船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为广东省,是广东省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 。三是资源丰富的优势 。南澳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旅游资源和水产资源 。南澳岛海岸线曲折,海岸线系数居广东省沿海市县之首 。大小港口66个,包括烟墩湾、长山湾、布岱坳等 。其中7个具备建设深水港和万吨级泊位的优良条件 。烟墩湾是目前粤东、闽南地区最具开发价值的优良天然深水良港 。可建设10万吨级泊位码头,一期建设已列入广东省“九五”港口建设规划 。南澳的旅游资源具有海、山、史、庙交汇的特点 。可供开发旅游的海滩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其中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是中国罕见的浅水海滩,沙滩洁白,海水干净无污染,是广东省两个A级海水浴场之一 。南澳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目前已发现文物古迹50余处,寺庙30余座 。南澳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海相映,风景秀丽 。是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基地的理想之地 。南澳岛附近有5万平方公里的可开发渔场,盛产石斑鱼、龙虾、蟹膏、鱿鱼等优质高档水产品,鱼、虾、贝、藻品种达1300多种 。沿岛水深10米以内海域面积165.7平方公里,水质良好,浮游生物种群多,可发展大规模海水养殖 。目前海水网箱养殖已达到5000多个细胞,鲍鱼、海珠、贝类养殖已初具规模 。
地理位置
南澳岛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过 。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非常宜人 。年平均气温只有21.5℃,空气清新 。没有污染工业 。每立方厘米空空气中有4000个负离子,比普通城市高10到20倍 。盛夏,海风习习,气候清爽,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每年夏天,国内外游客都来这里避暑、放松、游览、避暑 。
南澳县位于东经11653°至北纬11719°至北纬2311°之间 。距台湾省高雄160海里,厦门97海里,香港180海里 。它位于高雄、厦门和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 。作为扩大后的汕头经济特区的一部分,距离主要的太平洋国际航线只有7海里 。
沉在东京救在南澳
传说很久以前,在闽粤交界的海上有一座东京城,连接着南澳岛的东部,石路连接着青澳和东京城 。玉帝给掌管东京的男岛神一个鼎盖,给掌管南澳的女岛神一个小酒杯 。有一天,女刀女神去徒步旅行 。登上峰顶,她望着东海和南海交汇处的无垠大海,又仔细看着脚下美丽的岛屿 。就在她心安理得的时候,一个想法浮上了她的脑海:小岛就像一个酒盅 。虽然漂亮,但如果把酒盅放在海里,就会沉下去 。会怎么做?几经思考,她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酒盅换鼎盖 。一天,南澳福岛为东京福岛举办宴会 。宴会上,福岛谈到了酒盅的优雅和妙用 。她认为这对男人最有用,三脚架套对女人更有用,所以她要求交换宝物 。岛上的男神喝醉了,看到一个酒盅真的很别致,是最好喝的,于是大受诱惑,最后和女神交换了宝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