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在用好统编教材的路上,民族学校教师该怎么做——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为例

为促进民族地区用好三科统编教材 , 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 教育部教材局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三科统编教材巡讲活动 , 对民族教育、发展薄弱地区教育进行重点指导帮扶工作 。 笔者作为吉林省教研员代表 , 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组专家共同走进吉林省朝鲜族中小学校 , 通过基层调研、课堂观察、课例研讨、出课指导等活动 , 了解统编教材使用情况 , 指导教师深入理解统编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 ,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 用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 。
【民族|在用好统编教材的路上,民族学校教师该怎么做——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为例】本文以吉林省朝鲜族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 梳理在使用统编教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结合巡讲活动的相关材料和案例 , 积极思考解决策略 , 希望能为民族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做好衔接过渡提供范例和支撑 。
客观认识三科教材改革的差异
在基层调研中 , 笔者发现部分民族学校家长、学生 , 甚至是教师 , 对三科教材改革缺乏专业、客观的认识 , 导致在统编教材的学习和使用中出现误区 。 因此 , 了解其与之前教材的差异性 , 是用好统编教材的首要问题 。
与民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相似 。 在使用统编教材之前 , 吉林省朝鲜族学校这两个学科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翻译版教材 , 即延边教育出版社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翻译成民族语言的教材 。 其学科理念、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等与普通中小学校是完全一致的 。 因此 , 对这两个学科的教师来说 , 在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改革 , 最大困难是如何提高自身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能力 , 准确传授学科专业知识 。 对于学生而言 , 教材改革产生的主要问题是听课与答卷使用语言的变化 , 即课堂用语和应试语言从民族语言转变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处于教材过渡阶段的学生 。 以八年级历史学科为例 , 学生之前使用的是翻译成民族语言的历史教材 , 所积累的学科专业术语 , 如“洋务运动”“中国同盟会”“辛丑条约”等都是民族语言 。 所以 , 如何将这些学科专业术语进行归纳总结 , 做好民族语言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转化 , 指导学生做好教材过渡和衔接 , 是使用好统编教材的关键所在 。
因此 , 民族学校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要用好统编教材 , 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向是教材培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 学生则以提高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述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主 。
相对而言 , 三科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 , 表象虽同为教材改革 , 民族学校语文学科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以上两个学科完全不同 。 语文教师要客观地认识到 , 语文学科面临的是更深层次的学科改革 , 是从汉语教师到语文教师的专业理念转变 , 甚至是学科知识的重构 。 因此 , 对于民族学校语文教师而言 , 转变学科意识、把握教材特点、做好教材过渡时期的查漏补缺 , 才是此次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 。 下面将结合民族学校语文学科的实际具体分析问题 , 并提出解决策略 。
转变学科意识 , 促进专业成长
为实地了解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 , 调研组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课堂观察活动 , 通过对语文课堂的观察分析发现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 , 民族学校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学科专业的深入思考 , 在教学中仍沿用汉语学科理念、教学评价标准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