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复旦教授上课时香烟从不离手,学校和学生却从不反对,为什么?( 四 )


据一个广播软件的工作人员透露 , 王德峰教授正在他们公司录制广播 , 主讲的内容是“中西哲学思想的比较” , 语言风格比较通俗易懂、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收听 , 预计过段时间就会上线 。

录制的过程中王德峰也闹出了很多笑话 。 他从未参加过这种商业录制 , 坐在人家的录音棚里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
无奈之下 , 工作人员只得为他请来一些听众 , 把现场模拟成课堂的样子他才能开讲 。
近年来像王德峰这样的网红老师层出不穷 , 浙江大学的郑强、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等大学教授深得老百姓喜爱 。 正如王德峰教授所言 , 这样的趋势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 , 我们的生产生活被深刻重塑 , 大学课堂、大学教授通过直播的形式面向普罗大众是顺势而为 。

很多中老年人没读过大学 , 现在他们足不出户就能跟着教授学习 ,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
老百姓从这些教授的演讲、课堂中学到了宝贵的见解 , 教授们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额外的收入 , 大学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吸引了生源 。
似乎从任何角度来看 , 大学课堂逐步面向全社会都是大势所趋 。
以往的学者给老百姓的印象都是足不出户、束之高阁 , 颇具距离感 。 有的学者认为做学问就该脱离大众、一丝不苟 , 其实这种想法断然是错误的 。

学问从哪来?归根到底还是从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中来 。 做学问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回馈人民 。 现在党和国家号召学习强国 , 让更多老百姓接触到大学课堂是关键一环 。
有人曾担心 , 如果有公知误导、蛊惑群众该怎么办?事实证明 , 能火起来的教授都是三观很正、拥护国家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这也是老百姓之所以拥戴他们的原因 。
西方人号召“科学无国界” , 以此为噱头讽刺中国的科学家、学者总是有太强的家国情怀 。
科学无国界 , 但科学家有国籍 , 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无一不是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与爱民情怀 。
王德峰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学问 , 始终以批判审慎的态度对待除此之外的一切 。 但是如果仔细拜读他的著作、总结他的学术历程 , 不难发现他也是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学者 。
他最初研究的方向是德意志哲学、马克思主义等西方兴起的思潮 , 随着眼界的拓宽 , 他的研究重心紧紧围绕着“中国化”三字展开 。
西方的东西在中国到底好不好 , 要由中国人接不接受说了算 。
王德峰教授大胆断言:“西方哲学不可能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地方!”
为此 , 他在课堂上号召大家学习中国的阳明心学、多读国学经典 , 研究马克思主义更要以中国为本位 , 绝不能盲目西化 。
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 更是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 。 他的理想不表露于热情的赞歌、激动的情绪 , 课堂上每一句平和的抽象术语背后 , 都是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切希冀 。

6月18日——在大多数中国国民沉浸于消费主义热潮时 ,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上完了他的最后一堂课 。
课程所讲的内容 , 依然是那部批判消费主义、资本主义的不朽著作《资本论》 。
“第一个阶段是‘让马克思说汉语’ , 就是翻译工作 , 现在基本做到了 。 第二个阶段是思想深入老百姓的内心 , 这一步还没有到来 。 ”王德峰先生永远行走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
参考资料:

  1. 彭薇. 有哲学修养的人工作能力会更强[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