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叶植物“鹅掌柴”的繁殖与培管

鹅掌柴,又名鸭脚木,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片浓绿有光泽 。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是优良的盆栽观叶植物 。适于布置办公场所、会议室、客厅、光线不太强的阳台等处,是理想的室内摆放植物 。现将其繁殖与生长季节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播种繁殖 。4月下旬-5月初,用腐殖土或沙土盆播 。先将2份腐叶1份土混合好,装盆2/3压平 。种子均匀地播到盆内,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将播种盆放到有水的容器中,让水从盆底孔慢慢渗入盆中,至上面见土湿即可(水不可从盆口流入盆内),以后保持盆土湿润 。在20-25℃的条件下,15天后逐渐出苗 。待苗高5-10厘米时移栽 。切割传播 。春季新芽生长前,剪下1年生枝条作为插穗,穗长8-10厘米 。去掉下面的叶子,保留上面的1-2层叶子,将插条下端剪成马蹄形 。河沙或蛭石制作的苗床,插2/3插条,10-15厘米高的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持充足水分,底部温度25℃时,4-6周即可生根,盆栽 。【观叶植物“鹅掌柴”的繁殖与培管】全光雾传播 。利用植物的生长季节,人为营造高湿度的微环境,使植物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快速无性繁殖 。首先在扦插池底部铺一层砖,上面放上30厘米厚的消毒河沙 。二是插条长8厘米,去掉下部叶片,用1000 mg/kg的abt生根粉蘸根20分钟,插在1/2的池沙中 。最好下午插,插后前两周8-17点喷,间隔3分钟,晚上停喷;第三和第四周之间的时间间隔为7-8分钟;第五周后,间隔保持在10分钟,此时已经生根(遇低温或阴雨天气,生根时间可能相对较晚) 。幼苗长壮后,可以单独种植 。
高分支分层传播 。可以在4月下旬到6月中旬进行 。选择2年生枝条,环形剥下,宽度1-1.5 cm,见绿色形成层深 。用田园土(1∶1)或腐叶土将湿苔藓或腐熟牛粪包裹在伤口周围,最后用塑料薄膜包紧,绑紧上下两端 。生根大约需要40天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根系好,成活率高,有助于植物的整形修剪 。
鹅掌楸喜欢半阴的环境,在阳光明媚的棚内3-4小时就能生长良好 。也可以直接放在室外,用75%遮阳网遮挡,经常在叶片上洒水,每10天左右施腐熟饼肥或农家肥,保持盆土干燥 。重视高倩鹅掌楸的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打捆拉枝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季节移栽后7天内,无性苗要完全遮阴 。晴天9-14:30 8-15天,夜间全暴晒;16-20天内,白天20%遮阴,晚上充分暴露,然后进入正常管理阶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