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 安眠药有哪些

安眠药有哪些(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常用的安眠药主要有四种,它们是:1、苯二氮卓类(安定类) 。这是一种通过增强神经信息传导物质神经传递功能,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的镇静安眠药 。主要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三唑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
安眠药有哪些(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常用的安眠药主要有四种,它们是:
1、苯二氮卓类(安定类) 。这是一种通过增强神经信息传导物质神经传递功能,使神经细胞超极化,产生抑制效应的镇静安眠药 。主要有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三唑安定)、奥沙西泮(去甲羟基安定)、氟西泮(氟安定)、咪达唑仑(咪唑安定)等 。此类药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三小类:一类为短效药,主要用在入睡困难者或偶发性、暂时性的失眠症,如咪达唑仑(咪唑安定),作用时间短,孕妇、重症肌无力者禁用,精神分裂症及重症抑郁症者禁用 。第二类为中效药,适用于睡眠浅而多梦者,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不良反应少,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请遵医嘱 。阿普唑仑(佳静安定),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见头昏、便秘等 。第三类为长效药,适用于睡眠浅而早醒者,地西泮(安定),治疗范围广,可抗焦虑及恐惧症,还用于紧张性头疼,不良反应与阿普唑仑相近,青光眼与重症肌无力者禁用 。氟西泮(氟安定),口服吸收百思特网完全,作用快,对于入睡困难者作用较好,有胃肠道反应,老年人可导致共济失调 。
2、巴比妥类:这是一类通过抑制上行激活系统的功能,使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下降而产生镇静安眠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小剂量巴比妥即可抑制大脑皮质运动区产生镇静催眠作用;较大剂量可以使感觉迟钝、活动减少、引起困倦和睡眠,并对延髓中枢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增加等 。这类药物依其作用时间的快慢、长短也可分为长效(如苯巴比妥)、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短效(司可巴比妥)三类 。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给药方法 。口服长效类药物在20~60分钟内发生作用,中效类药物在10~30分钟内发生作用 。注射给药作用快,中效和短效类巴比妥钠盐静脉注射几乎即刻发生作用 。口服或肌内注射,药物作用可持续6~8小时,静脉注射可持续3~6小时 。

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 安眠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3、其它类 。这类药物主要有安眠酮(甲喹酮)、导眠能(格鲁米特)、水合氯醛等 。安眠酮,极易被胃肠道吸收,吸收率可达99% 。它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服药后10~30分钟即发生作用,可持续6~8小时,醒后无不适感,还具有松弛肌肉、抗惊厥的作用 。导眠能,口服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服药后30分钟即可人睡,药物作用可持续4~8小时 。水合氯醛,为最常用的催眠药,其优点在于不过分抑制睡眠中的快速动眼状态,醒后多无头昏、困倦等现象 。常用量为10%的溶液10—20毫升,口服或灌肠,15~20分钟入睡;作用可持续6~8小时 。
4、褪黑素 。褪黑素又称褪黑激素,松果体素,有“体内安眠药”之称,由位于脑内的一个叫松果体的小器官分泌,且分泌非常有规律 。通百思特网常情况下,在每天20点左右开始分泌,随后含量逐渐上升,23点后迅速升高,凌晨2-3点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早上百思特网8点,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最低,晚上20点开始又一个周期 。有一段时间,人们根据褪黑素的分泌规律与人的睡眠时间相吻合的情况,曾认为褪黑素与睡眠紧紧相关,适当补充褪黑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它对治疗睡眠障碍虽有一定效果,但因其副作用太多、太大,因此许多国家已经不许使用褪黑素,我国虽然还没有明确说法,但使用者也要慎重从事 。
常用安眠药的种类与选择 安眠药有哪些

文章插图


ragment
前三种药物的共同弱点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可再现较严重的戒断症状 。如果突然停药,会出现躯体软弱、食欲差、焦虑不安、体重锐减、心动过速、眩晕、血压下降、情绪不稳、激动易怒等症 。心肺均有不同程度抑制呼吸中枢的副作用 。因此一般性的睡眠障碍,能不用的还是不用药的为好,确实需要用药的要认真慎重选药 。如果有抑郁或焦虑倾向,可选择抗抑郁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