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三个基本特点 戏剧特点

戏剧特征(戏剧的三个基本特征)
中国戏曲已经形成了800多年,有300多种剧种 。虽然地方戏曲在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上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和语言 。这些地方戏曲都有一些共同的艺术特征和规律 。虽然这些并不是戏曲独有的,但戏曲艺术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 。
综上所述,中国戏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综合虚拟性和过程综合性 。
【戏剧的三个基本特点 戏剧特点】
一.全面性(1)中国戏曲是时间艺术和空艺术间的综合,人们一般把音乐看作时间艺术,把艺术看作空艺术间,中国戏曲是集时间艺术和空艺术间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艺术,由于戏曲表演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来演绎故事,需要一定的空空间让演员在舞台上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因此戏曲属于时间艺术和空空间艺术的综合,称为“时间/”
(2)中国戏曲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唱、读、做、演”,唱、读是“歌”的组成部分,是听觉艺术的代表;做和玩是“舞”的组成部分,是视觉艺术的代表,听觉的艺术可以“过瘾”,给观众听觉上的享受;视觉艺术可以“取悦眼睛”,给观众视觉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因此,戏曲属于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结合,简称“视听艺术” 。
(3)中国戏曲是集文学、音乐舞蹈、说唱艺术、杂技、武术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 。戏剧、戏曲、舞剧都是戏剧门类,在艺术上都是综合性的,但相比之下,中国戏曲是最全面、最丰富的 。
(4)中国戏曲表演是“唱、读、做、演”的综合表现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将中国戏曲定义为“戏曲表演者,即以现在的形式载歌载舞表演故事 。”宋指的是戏曲的唱与诵:唱即唱,诵即诵 。舞蹈指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做与打:做就是表演,打就是打 。
“唱、读、做、演”的综合表现手法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作为戏剧的同一范畴,戏剧的特点是语言和动作,只说白不唱不跳 。歌剧的特点是音乐和歌唱,只有歌唱,没有说话或跳舞;舞剧的特点是音乐和肢体语言,只有舞蹈,没有说话或唱歌;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以“不唱、不动、不跳”为特征,是一种集“唱、读、做、演”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独特的审美戏剧艺术形式 。
第二,虚拟性作为一种物理符号,它给观众以暗示,主要依靠演员具体的表演动作来暗示事物和情境 。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舞台时间的灵活性空 。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时间空把一个有限的舞台空变成了一个无限广阔的艺术空间空 。题材极其广泛,浩瀚空无所不能 。歌剧谚语说:“舞台是方形的,你想一想就能看到世界的尽头 。”
这个比喻很好地说明了中国戏曲舞台时态空转换的灵活特点 。在舞台时态空的运用上,中国戏曲采用了“无中生有”的虚拟写意表现方法 。在空空旷的舞台上,所有的场景都是通过演员“唱、读、做、演”的程式化表演来创造的,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景从口入,景随人动”的虚拟艺术特征,舞台空精神是自由的 。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注重留白一样,中国戏曲在舞台上留下广阔的空间空,追求深刻的意境,让观众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观众在演员二度创作的启发下有意识地进行第三次创作,从而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获得与众不同的快感和快感 。
空在歌剧舞台上的灵活性受制于演员的表演中心 。在戏曲舞台上,现实生活中需要长时间完成的事情,可以通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形,在瞬间集中起来;也有可能对现实生活中稍纵即逝的事物(思想)进行艺术夸张,并将其延伸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比如《吴家坡》中,薛平贵西皮导板开唱:“一匹马已离开西凉街”拿着鞭子走出来,九龙口出现拿起原板,跟着四门舞台调度一起去台口唱歌,唱到了“刘琳在吴家坡拴马,遇到所有的大嫂都在问问题笑” 。
这十场朗诵会的时长只有5分钟左右,却展现了千里之外的西凉到大唐的旅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有话就说,无话就短”的审美追求 。也是在吴家坡,王宝钏表演的待遇是独一无二的 。
当主人公王宝钏惊喜地得知阔别18年、杳无音信的丈夫突然收到他的来信,并要求有人给他寄信时,他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以最快的速度去取信、读内容,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然而,歌剧表演中的处理方法颠覆了生活的真实逻辑 。当王宝钏出现时,他不仅没有跑上“马戏团”,反而在乐队小锣导盘头的伴奏下打开了西皮导盘《邻家大嫂的呼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