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1个文案技巧,让你也能写出一手好文案!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使用这些技巧 , 老贼试图从吸引注意、强化认知、激发兴趣、刺激购买、和辅助技能5个角度 , 梳理出一份写文案时可以随时查阅的指南 。
吸引注意
01、通知用户
通知类的文案从来都是一种杀手级文案 。 比如“最新通知:”、”注意了“、”刚刚“、”账单提醒“等等 。
每次看到这种通知信息的时候 , 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 , 生怕错过什么 。
有时候 , 通知文案的内容本身很无聊 , 但是当它披上“通知”的外衣后 , 你总会告诉自己这个内容是我有必要知道的 , 而且认真看完 。
所以 , 我们可以做的是让用户看到你的标题 , 看到你的广告 , 就好像收到了”通知“一样 , 不看不行 。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加一些标题前缀 , 比如“最新消息、友情提示、紧急提醒、刚刚、今天、据说、号外号外”等等 。
02、用好你的“第一句话”
文案界传奇人物约瑟夫·休格曼著作的《文案训练手册》中有一点 , 是我一直印象最深刻的 , 他一直在强调:
一则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 , 就是使读者阅读这篇文案的第一句话——仅此而已 。
文案标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读者开始阅读这篇文章 , 也就是让读者开始读第一句话 。
那么第一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你去阅读第二句话 。 那第二句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对 , 让读者阅读第三句话......第八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已经很明显 。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神经 , 但是细细品味起来却很有意思 , 能做好更是了不得 , 不是吗?
03、与“我”相关
想象一下 , 你走在一条嘈杂的街道上 , 别人怎样才能迅速获得你的注意力?
我想 , 大喊一声你的名字 , 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 即使是在嘈杂的街道上 , 一旦叫出你的名字 , 你的注意力就会被迅速吸引 。
没办法 , 每个人都更关心与他相关的信息 , 你也不例外 。
所以 , 要想你的文字马上吸引到用户 , “与我相关”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人们永远都会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 , 但是你讲的其他内容可就未必了 。
不管是视频、声音 , 还是文字、画面 , 你可以首先突出与“他”相关 , 多使用你的用户关注圈内的信息或熟知的场景 。
比如很多文案会刻意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 或者讲一个与目标人群类似的主角的故事 , 让读者看着看着就觉得“这说的不就是说的我吗?”结果就是高度卷入 。
还有人会在文案中明确描述对应人群所在的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等等 , 让用户一眼就知道这条信息于“我”有用 。
如“还在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注意了 , 这篇文章你不能错过!”
04、逆向思维
正常的事、你天天都看到的事、你总是在听说的事 , 这些总是没多少吸引力 , 反常才是吸引点 。
而所谓逆向思维 , 就是要打破常态 , 打破用户熟悉的声音 , 提出反向的观点 。
比如 , “年薪30万 , 我是如何从员工做到被开除的?” , “天天喝水也可能中毒” , “好身材大多都是吃出来的” 。
强化认知
01、卖点集中
“不要试图把一个产品的多个卖点同时推向消费者“ , 这是很多国内外文案实践大师给我们的一条建议 。
一篇产品文案 , 如果仅仅是产品卖点的罗列 , 一方面目标过于分散 , 另一方面消费者根本看不过来 , 也记不住 。
你总是觉得你的产品卖点很多 , 每个卖点都很好 。 但是在文案中 , 还是要做到卖点集中 , 突出卖点要放大 , 其他卖点也可以说 , 但一定是协同 。
你也可以对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场景推不同的核心卖点 , 但每次只推1个 , 集中突破 。
02、锁定精准目标人群
写文案时 , 不仅是卖点容易散 , 人群也容易散 。
文案这事 ,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对的方式向对的人讲对的话 。 (好好思考一下)
很显然 , 再好的内容 , 如果讲的对象错了就容易对牛弹琴 。 再者 , 如果针对的人群多了 , 那也很难讲出大家都觉得对的话 , 这也就散了 。
所以 , 你的文案 , 最好锁定好精准目标人群 , 哪怕是说出只有他们听得懂的话也没关系 。 如果你有很多话要给不同的人说 , 那就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话来讲 。
03、减少用户认知阻碍
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 任何一个人都没办法突然对它产生熟悉感 , 更不可能有信任和好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