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宝宝常见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没割包皮吗?

男宝宝从出生至3岁以前, 包皮紧紧包覆住龟头属正常现象, 在阴茎的发育过程中, 会逐渐将包皮口撑开, 若是包皮开口过小, 影响婴幼儿的泌尿功能, 就须采取药物涂抹的治疗方式, 或更进一步考虑做包皮环切手术 。

男宝宝常见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没割包皮吗?

文章插图
婴幼儿阶段割包皮的比例偏低, 除非发展成疾病、影响健康, 才会正式思考到这个问题, 在美国小儿科医学会, 以「健康」为出发点, 认为新生儿割包皮对健康的益处超过手术风险, 而以现今的医疗环境, 其他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机率相当低, 较常见的并发出血现象也仅有0.002%的机率 。
「包茎」是指包皮的出口过于狭窄, 一般来说, 男孩在3岁以前, 包皮与龟头紧紧黏住属正常现象, 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 阴茎会渐渐将包皮口撑大, 自然而然就可以露出龟头, 如果随年龄成长而未改善包茎的现象, 包皮开口过小, 导致排尿困难, 临床上可透过类固醇药膏的涂抹, 一天2~3次, 于两周至一个月可获得明显的改善, 如无其它泌尿功能异常, 则不用过于担心 。
【男宝宝常见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没割包皮吗?】「泌尿道感染」是小儿科常见的疾病, 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很多, 有9成以上是因细菌(大肠杆菌为常见致病菌)经由尿路逆行而上, 而先天性泌尿道系统异常、婴幼儿免疫力较弱、包皮未正确清洁、排尿习惯不正常等, 都是婴幼儿容易感染的原因 。
若因细菌感染造成肾脏发炎, 可能导致肾脏组织受损产生结痂, 但造成肾功能异常的机率极低, 不会因此造成终身洗肾的危害 。
婴儿时期, 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略, 如活动力下降、食欲不振、哭闹、发烧等容易被误认为感冒的症状, 出现尿量(排尿次数频繁但尿量少)、尿液颜色(偏黄、深棎色)或味道异常, 也都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的症状 。
除了急性期的治疗之外, 更重要是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有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 如膀胱输尿管逆流、肾脏异位、输尿管结构异常等 。 父母平常也要勤换包包的尿布与重视泌尿道清洁, 因为其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清洁时, 擦拭的方式以生殖器往肛门方向擦拭为佳 。
男宝宝生殖器的正确清洁方式, 并不用强迫将包皮掀开, 如过度施力容易造成裂伤, 只需将包皮推至稍紧的状况下做清洁即可 。
此外, 新生儿割包皮不需进行麻醉, 恢复所需时间约一周, 父母亲需要注重伤口的照护, 避免其他感染 。 1岁内的宝宝如未在出生时做包皮环切手术, 尔后施行手术则需全身麻醉, 除了伤口照护问题之外, 全身性的麻醉必定有其风险 。
虽然新生儿时期割包皮的益处超过手术的风险, 但其益处却也不一定非得在此阶段做手术, 因此建议, 如无反覆性感染或泌尿结构异常等非必要状况, 不必急于婴儿时期替宝宝做“人身规划” 。
包皮环切手术虽风险不高, 但仍会有割不够多需要重割, 或割太多造成勃起困难等后续问题 。 另外, 若是罹患血液疾病、早产、隐藏性阴茎、尿道下裂等, 则无法进行割包皮的手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