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黄疸不正常现象,如有异常应尽快就医

宝宝黄疸迟迟未退,这是爸妈的最大梦魇,医师指出,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关键在于宝宝是否吃饱,正确良好的哺喂可以降低高黄疸的发生率,建议出生后尽早哺乳,确定婴儿摆位及含乳姿势正确 。

五大黄疸不正常现象,如有异常应尽快就医

文章插图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小儿科主治医师黄信中指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普遍现象,黄疸发生是因为体内胆红素浓度上升而表现在外,胆红素是血红素代谢过程的产物,每个婴儿代谢能力不同,因此黄疸状况也有所差异 。
【五大黄疸不正常现象,如有异常应尽快就医】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在刚出生时不会有黄疸,出生后第2、3天黄疸逐渐上升,在第5天左右到达最高值,第2个星期开始下降 。 依照高黄疸定义的不同,约有2、3成到甚至一半的新生儿,在第1个星期出现高黄疸现象 。
黄信中医师说,「绝大多数的黄疸是无害的」,少数有特殊原因、黄疸数值异常高或是持续很久,就需考量背后致病因素,并需积极就医治疗 。
黄信中医师列举一般常见的五大不正常黄疸现象:
1. 特别早发:例如第一天就出现黄疸,常和溶血性疾病有关,需积极治疗 。
2. 上升过快:这表示体内有大量胆红素被产生,如溶血性疾病 。
3. 总胆红素数值过高:过高的胆红素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对基底核造成神经伤害,这正是新生儿黄疸最应避免的并发症 。
4. 直接型胆红素过高:意味肝脏排出胆红素的机转有问题,可能有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严重肝胆疾病,须积极治疗 。
5. 过久的黄疸:超过两星期的黄疸均应检验是否有直接型胆红素过高的现象,排除可能的病理性高黄疸原因 。
越来越多研究证实,新生儿如果进食量不够、体重降低太多或有脱水状况,比较容易发生高黄疸,黄信中医师建议,如有必要时可考虑补充配方奶或是母奶 。
此外,许多妈妈以为宝宝黄疸,应该停止母乳哺喂,黄信中医师指出,黄疸宝宝在接受照光治疗时,还是可以持续哺喂母乳,但家长应该提高警觉,如果发现宝宝活力变差、尿量减少,或是便便对照大便卡颜色较淡,就应该积极就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