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做饭,调味品少吃为好!

成人的饮食早都提倡少油少盐了 , 孩子更要控制佐料的摄入量 。 其实主要还是钠的摄入 , 影响了孩子的健康:过早吃盐埋隐患至于调味料 , 儿科医生和营养专家普遍建议 , 1岁之内的辅食应尽量保持食物原味 , 不要额外加糖、盐及其他调味品 , 1岁以后再让孩子逐渐尝试淡口味的膳食 。

给宝宝做饭,调味品少吃为好!

文章插图
孩子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健全 , 母乳以及合格的配方奶中的矿物质符合肾脏的渗透压 , 可以正常代谢 。 如果婴儿吃了盐 , 就会喜欢上咸味儿 , 加重肾脏的负荷 。 孩子过早食用盐 , 会埋下将来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隐患 。 家长不能以自己的口味为准 , 给孩子调味 。
儿童酱油“套路”多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所谓“儿童酱油” , 其实并没有相关的配方及含量标准 , 所谓的有机、酿造、富含氨基酸、强化钙铁等噱头 , 也只不过是让价格抬高了而已 。

给宝宝做饭,调味品少吃为好!

文章插图
首先氨基酸并不是儿童酱油独有的 , 酿造酱油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氨基酸 , 普通酱油也含有 。 同时 , 儿童酱油的钠含量却一点儿也不比普通酱油低 , 每10毫升中钠的含量都在600毫克以上 , 相当于1.5克的盐 , 有的甚至还高于普通酱油 。 所以说通过吃儿童酱油达到补铁、补钙的效果 , 会导致孩子钠的摄入超量 。
给孩子做饭 , 口味还是要以清淡位置 , 不要迷信所谓的儿童专用调味品 , 以免孩子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 为成年后埋下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隐患 。
味精、鸡精要禁食至于味精或鸡精 , 则应该避免给6岁以下儿童食用 。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 它会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 , 随尿排出 , 大量摄入会造成孩子缺锌 , 引发味觉功能和食欲减低 , 导致智力、生长发育迟缓 。

给宝宝做饭,调味品少吃为好!

文章插图
而鸡精则是以鸡肉和味精为原料制成的复合调味料 , 其中约40%是味精 。 有的鸡精甚至不一定含有鸡肉 , 而是用鸡味香精来调味的 。 鸡精和味精都含有谷氨酸钠和氯化钠 , 无形中增加了食物里钠元素的含量 。 而且鸡精和味精也容易造成孩子的味觉产生依赖性 , 一旦停止吃这些调味品 , 就会拒绝饮食 。 哺乳期的妈妈也要尽量少吃鸡精和味精 , 以防止通过乳汁传给宝宝 。
【给宝宝做饭,调味品少吃为好!】怎么样?相信不少妈妈看完直呼上当 , 后悔白白花掉了很多冤枉钱 , 也没能让宝宝吃得更健康 。 其实 , 要让孩子吃得香、身体棒 , 不是凭舍得花钱就能做到的 。 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 , 保证清洗和加工的过程干净卫生 , 孩子就能吃得安全 。 家庭厨房不需要太多的刻意繁杂 , 用最简单的食材和烹调方法 , 就能做出宝宝喜爱的美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