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大,是肝火旺盛吗?

经常听到家长说 , 我家宝宝脾气可大了 , 动不动就摔东西 , 大喊大叫 , 不知道遗传了谁!我听完心里就想 , 这个孩子估计肝火是比较盛的 。 但是我一般不说 , 因为一说肝火盛 , 家长回家就是给孩子清热解毒清肝火 , 寒凉的饮食和药物很快就会伤脾 , 反而损伤了孩子的体质 。 那么肝火盛究竟什么样 , 肝火盛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养护 ,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

孩子脾气大,是肝火旺盛吗?

文章插图
先说说肝的作用和特点西医认为 , 肝脏是人体内一个多功能又非常重要的器官 , 负责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解毒排毒、新陈代谢和造血 。
中医认为 , 肝是一个系统 , 它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疏泄 , 二是主藏血 。
疏泄 , 就是让体内气机的疏通、畅达 。
藏血 , 就是血气的仓库和分配中心 。
对于“藏血”很多家长都很重视 , 经常给孩子补猪肝、鸡肝 , 希望补肝补血 。 实际上 , 日常对孩子体质影响更为密切的 , 是肝的疏泄功能 。 孩子吃进去食物之后 , 通过脾的运化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 , 如果气机不调畅 , 运化就会受到阻滞 , 脾想把营养输送出去 , 就要更使劲 , 但是越使劲 , 耗损就会越大 , 很快脾就会失运 , 脾失运就容易积食 , 水液受阻就会产生痰饮 , 日久就会脾虚 , 那孩子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 。 所以我们说肝木克脾土 , 就是因为脾的运化受到肝木疏泄的挟制 , 非常密切 。
但是肝本身是“常有余”的 , 孩子容易肝火旺 , 养肝之前 , 要先判断孩子是否肝火旺 。
什么样的宝宝肝火旺肝天生是“常有余”的 , 除了指孩子生机勃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之外 , 也包含了孩子容易感受外邪 , 容易化火化热 , 肝火旺的特点 。
肝火旺就会影响情绪 。 肝主怒 , 肝火过旺就会表现为情绪暴躁 , 爱发脾气 , 睡眠不好等 。 宝宝的很多行为 , 实际上跟肝有很大的关系 。
1、夜寐欠佳、好动不安
《小儿药证直诀》上记载“手寻衣领及乱捻物”为肝热 。 肝火旺孩子的睡眠质量都不会太好 。 入睡难 , 睡熟之后翻来覆去 , 频频转换睡姿和位置 , 有的孩子会迷迷糊糊坐起来 , 换个位置躺下再睡 。 有的还会做梦 , 被梦境吓醒 。
2、易怒易躁
肝在志为怒 , 肝气有余则多怒 。 但宝宝情志不稳定 , 是不会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 , 就会直接表现为容易暴躁发怒 。 如果孩子脾气特别暴躁 , 家长碎碎念、批评孩子是没用的 , 要注意给孩子平肝 , 理气 。
3、爱揉眼睛
目属肝 , 眼睛表现异常就要考虑到肝是否失调 。 “肝气通于目” , 孩子爱揉眼睛 , 家长要警惕孩子是不是过敏性体质 , 其次就要关注是不是肝火旺 。
4、口气重、手心红、胃口差
有的孩子 , 舌苔上会有小红点点 , 舌尖、嘴唇偏红 , 呼出的口气较热 , 甚至连手掌心都偏红 , 有口臭 , 这个时候除了要密切关注是不是积食 , 也要注意肝的疏泄 。
这些表现的孩子 , 家长日常可以适当给孩子做“清肝经”的小儿推拿 , 但是注意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凉茶 , 伤了脾 , 肝火会更旺 。
重视肝气的疏泄和柔养孩子没有肝火旺 , 出于正常的状态下 , 就要重视肝气的疏泄和柔养 。
1、多吃青色食物 。 青色入肝经 , 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 , 例如菠菜、西洋菜、芥蓝、青瓜等 , 具有滋阴润燥 , 舒肝养血的功效 。
2、少辛增酸 。 “肝性喜酸” , 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 , 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或酸味食物 , 如山楂、山萸肉、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的效果 。
3、作息有律、起居有常 。 中医的子午流注中提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 , 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 , 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 。 所以要养肝 , 就不能让孩子熬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