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人体恢复精力的真正“休息模式”

只有精力充沛才会有个美满而充实的一天, 如果你一天都是萎靡不振的话可能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进程, 你可能经常听到旅游回来的朋友报怨太累,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如何才保持精力充沛呢?精力不集中应该怎么办?
放假睡了一整天, 反而觉得越睡越累呢?为什么出国旅游回来感觉累的半死?什么你会觉得越活越累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如何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 让自己活的更轻松快活呢?
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我们休息对了吗?你理解的休息是什麽?一个饱觉?一阵疯玩?到KTV释放饭后的一串饱嗝?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什麽?是恢复疲劳, 放鬆神经, 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 。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 那麽, 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鬆, 看上去有多High, 它都是一种错误 。 抛弃它们, 来一场休息革命!
首先, 来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一、脑力劳动者, 补瞌睡对你没什麽用
当你上的一天的班、做了一天的手术、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写的一天的方案, 当一切都快结束时你是否会感叹时间太慢, 而自己太累想好好睡上一觉呢?当我们劳累时身体第一反应就是睡觉!但这种方法真的可以帮助自己恢复体力吗?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 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或体力劳动者适用 。 对体力劳动者来说, 「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 如果十分疲劳, 应採取静的休息方式 。 通过睡觉, 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 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 。 如果不是很累, 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 闭目静息, 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鬆后, 再起来活动活动 。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 大脑皮层极度兴奋, 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 对待这种疲劳, 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除非你是熬夜加班, 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覆体能, 而是要把神经放鬆下来 。 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麽你週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 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
二、不必停下来, 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 那什麽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 而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 。 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 功能都不一样,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 这一区域活动, 另一区域就休息 。
所以当我们劳累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方法来让大脑得到休息, 心里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样一个实验, 想消除右手的疲劳, 他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让两只手都放松休息下, 而另一种的方法是让右手静止的同时让左手适当的做些活动, 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 右手的疲劳消除的会更快 。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 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屁股 。 还有一点, 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 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 。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 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 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 。
但是, 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 即使是不间断, 我也能够轻鬆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 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 用不着休息一 下脑筋 。 于是, 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 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 。 这样, 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 」所以, 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 问题要处理, 最好交替进行, 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 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
三、最好的休息, 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厌倦 。 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 。 如果你干完一件事, 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覆热情, 调节情绪的方法 。 但可惜, 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像力 。 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 基本思路是以「做」来解决「累」, 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 。 当然, 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 。 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鬆, 那麽就去吧, 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