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怎么调理(脾阳虚怎么调理最有效)


人体内的五脏六腑 , 大家对于肠胃、肝肾的比较多 , 对脾的很少 , 经常疲劳无力 , 很多人都觉得是身体虚了 , 而肾虚是最被大家提起的 , 但其实很多人是脾虚 , 却一直当成肾虚在补 。也有的人知道自己是脾虚 , 但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并没有得到明显地缓解 。实际上 , 脾虚也是有不同的种类的 , 对应的身体表现有一定的差异 , 在调理之前 , 要先知道自己为什么脾虚?属于哪种脾虚?才能对症缓解 , 下面就具体跟大家聊聊 。
为什么会脾虚?
脾虚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 , 很多人之所以脾虚 , 跟长期不当饮食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中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 脾胃是会互相影响的如果你经常喜欢吃油炸烧烤 , 太凉太甜的食物 , 体内痰湿过重 , 很容易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和消化功能 , 逐渐变成脾虚 。

另一方面 , 《黄帝内经》中也有说:“脾主肌肉” 。而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运动量比以前大大下降了 , 体力劳动的人少了 , 但这无形中在消耗脾气 , 长期下去 , 运动量过少 , 肌肉流失 , 也容易带来脾虚问题 , 而且还容易加快衰老速度 。
如何知道自己脾虚?
可能很多人会说:“因为我的舌苔比较厚 , 还发白 , 平时食欲不振 , 消化也不好 , 大便也不成形 , 肚子上的肉比较松 , 减肥困难” , 这是很多人了解的脾虚的身体表现 。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跟脾虚有关 , 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 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 比如有的人是脾阳虚 , 而有的人其实是脾阴虚 , 调理方法并不完全一样 。
对照自查下 , 看看你属于以下哪一种脾虚:
脾阳虚
阳也就是阳气 , 中医上认为 , 阳虚则外寒 , 阳气不足的人往往比较怕冷 , 无论天气变化 。脾阳虚的人 , 一般吃得比较少 , 但容易腹胀腹痛 , 吃寒凉的食物表现更明显 , 舌头上容易有齿痕 , 舌苔比较白滑 , 女性朋友容易出现白带多的表现 。另外 , 由于脾阳不足 , 下焦水湿过重 , 还会伴有水肿的表现 。

对于脾阳虚 , 可以吃点羊肉羹、山药、菟丝子 , 有助于补养肾阳 , 平时的饮食 , 应当少碰凉性食物 。
脾阴虚
阴虚则内热 , 热证表现会多一点 , 脾阴虚的人 , 一般容易口干舌燥、心烦、不想吃饭 , 舌苔颜色比较黄 , 舌质偏红 , 大便干结 。这类人平时的饮食习惯 , 通常喝水比较少 , 体内津液不足 , 比较喜欢吃辛辣等口味较重的食物 。
对于脾阴虚 , 可以用麦冬、沙参、生地等中药调理 , 日常饮食应注意清淡一些 , 少吃点容易加重内热的食物 。
脾气虚
脾气不足 , 多跟过度忧虑、劳累有关 。脾气虚的人 , 吃得也比较少 , 肚子经常咕咕叫 , 进食后容易肚子胀 , 气短 , 懒得说话 , 整个人看上去是比较倦怠的 , 就像是散架了似的 , 脸色易发黄 , 舌淡苔白 。

对于这种脾虚 , 要健脾益气 , 中医一般以“四君子汤”调理 。
由此可见 , 脾虚种类不同 , 身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 找对了原因进行缓解 , 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不过 , 不管是哪种脾虚 , 平时若能注意做好以下这些事 , 都是对脾有好处的 , 希望你能做到:
保持好心情:有压力是正常的 , 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 过犹不及 , 要注意适当减压 , 调整情绪 。心情舒畅了 , 体内气血运行地才会更顺利 , 而脾统血 , 这对于改善其功能是有益处的 , 对肝也好 。
除湿:脾是负责运化的 , 如果体内湿气太多 , 则会阻碍它运化 , 脾虚的人往往会伴有湿气重的情况 。想要脾好 , 平时应注意避免一些“加湿”行为 , 如天凉了也不添衣、吃太多凉食、洗完头不及时擦干、赤脚走在地板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