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4个错误将造成宝宝偏食

这不吃,那不吃,每顿饭妈妈们都要和孩子开展一场“你追我赶”的战争,生活越来越好,可宝宝的胃口却越来越刁,挑食、偏食、厌食,成了让妈妈最头痛的心病 。
中国儿童偏食率高达44%
一份对8个国家、2880名母亲进行的关于孩子是否挑食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平均有57%的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挑食的毛病 。 据调查,目前我国1~7岁宝宝中有偏食行为的数量高达44% 。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偏食率越高;家庭用于食物的消费越高,孩子越容易挑食 。
挑食、偏食不仅会使孩子营养失衡,留下健康隐患,还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 一项针对12至33个月大婴儿的调查表明,不挑食儿童的智能发育指数是110点,而挑食儿童只有96点 。 据了解,婴儿断奶以后,味觉细胞就已发育完全,这时父母应该注意及时给孩子喂各种味道的食品,使他的味蕾感受并逐渐适应各种味道的刺激,这样才能有助于避免形成偏食或挑食的坏习惯 。
妈妈的错误做法造成宝宝偏食
错误一:以自己的喜好教育孩子
有时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孩子一定也不喜欢 。 这种预先给孩子灌输“哪种菜好吃,哪种菜不好吃”的思想,轻易地就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
建议: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种类的营养食品,扩大孩子的选择范围 。 让孩子亲口尝一尝,即使孩子真的不喜欢,也应该鼓励他多吃一些 。
支招: 网友宝贝豆丁云:煮点面条,换换口味,有时找个有小孩的地方,俩人比赛,有气氛了,小孩就会吃的 。 也可以跟小孩说,吃好饭后我们去公园玩之类的 。 小孩跟老公都会听好听的话的 。 要常夸奖一下 。 呵呵~虽俺家的宝宝才几个月,但我以前常喂我侄女的饭,她很听我的 。
错误二:饭桌上面讲条件
妈妈为了能够让孩子“自愿”地吃他们不喜欢的蔬果,不得不把一些孩子喜欢的甜品作为“诱饵”或者“交换条件” 。 这种方法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甜品是一种奖励,比蔬菜更有“食用价值”,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喜欢甜品,讨厌有营养的蔬菜 。
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大人和孩子一起进厨房,让孩子参与食物烹饪的全过程,最好还给孩子讲解各种食物的营养和功能,让孩子对食物和吃饭产生兴趣 。
支招:网友mao2009mm:带宝宝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教他/她认识各种各样鲜活的蔬菜、家禽;请宝宝帮忙提一把青菜回家;给宝宝一张小板凳,让他/她坐在厨房里摘一小碗豆角……这些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做饭的乐趣,同时也能了解做菜的每个步骤,进而更喜欢吃饭 。
错误三:勉强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
勉强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的做法可是大错特错了,不但不会因为你的“高压政策”而喜欢上某种食物,反而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严重者还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 孩子要在吃得健康的同时也要吃得愉快 。
建议:等孩子饿了再让他吃 。 吃饭时不要过多关注孩子 。 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换成别的类似食物,如把他不喜欢吃的青椒换成别的青菜 。
支招:网友昊昊老妈:宝宝不吃的时候,不要硬塞给他吃,这样他会越来越抗拒 。 不吃时,可以先停停,陪宝宝玩一会或出去外面走走,这样宝宝的心情会好些,食欲也相对有所提高 。 嗯,检查宝宝是不是有哪些地方不舒服的 。
错误四:过分投其所好
有些妈妈为了方便,只给孩子做他喜欢吃的饭菜,这样很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状况 。
建议:宝宝味觉的发育成熟需要通过各种口味食物来刺激味蕾 。 1岁内,宝宝尝试和接受的食物品种越多,以后可以接受的食物范围就越广泛;反之就越不容易接受他从未体验过的食品味道 。 这是偏食和挑食最主要的原因 。 建议多样化,尽可能给宝宝尝试更多口味的食物 。
支招:网友mao2009mm:颜色漂亮的东西总能吸引宝宝的目光,把多种菜混在一起烧,让宝宝因喜爱菜的形状与色彩而吃 。 比如,做豆腐的时候,在里面加一点番茄;炒青菜时加点黑木耳;在米饭里加一些小米;或者在面条里加些红薯条等,尽量多换换花样,让宝宝保持对吃饭的新鲜感 。 9、10个月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吃成人吃的饭菜了 。
专家提醒:宝宝偏食危害多多
显性危害: 体重、智力发育、抵抗力都会受影响
偏食宝宝因营养摄入不充足,易出现生长发育等各种显性问题 。 如:体重不易达标,低体重发生率是非偏食者的2倍以上;智力发育也会明显“扯后腿”,研究发现,偏食宝宝要比正常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低14.3分;偏食宝宝因为饮食不全面,不能很好地从饮食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经常抵抗力不如人 。 推荐专题:>>>寒冷冬季,给宝宝吃出温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