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宝宝内向怎么办( 二 )


六、要引导内向性格的孩子表达自己
内向性格孩子的表达会很好 , 他们既不像外向性格的孩子那样抢着说话 , 也不是极少说话 , 他们不是很主动 , 不表达只做听众也没问题 。 对于这样含蓄的孩子 , 大人有时也很发愁:只是闷着不吭声 , 或者自己哭 , 有心事不愿意主动跟大人分享 。 如果真的有了事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情况 , 有的大人不理解 , 就急着训导:“你哭什么?你倒是说话啊!”其实孩子就是这种性格 , 需要我们理解 , 需要我们察言观色 。 理解了以后 , 我们就不容易烦躁了 , 我们可以主动地、耐心地关照他们、走近他们 。 内向性格的孩子有一个特点 , 如果大人给他们很大的安全感 , 他们也是很愿意表达的 , 他们的表达水平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 只是能沉得住气而已 。
沟通是一种习惯 , 习惯是培养起来的 。 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更要注重从小就不断跟他们说话 , 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说话 , 鼓励他们多参加班集体活动 , 参加班干部竞选、参加演讲训练班 , 等等 。 有的父母不懂得这一点 , 给内向性格的孩子报体育类的班、乐器类的班 , 这些班的内容都是练得多、说得少 , 不利于孩子们的语言发展需要 , 常常是孩子的这些方面技能成就不小 , 但却不会表达自己 。 大人应该意识这一点 , 弥补这个缺点 , 更加注重他们的语言表达 。
七、让友谊滋润宝宝
如果你的宝宝特别内向 , 那么把内向宝宝带到性格较内向宝宝的群体中效果会更好 。 由于性格上的相似 , 很容易玩到一起 , 有助于建立友谊 。 友谊的力量就会促使宝宝变得开朗、宽容、有爱心 , 逐渐地就能够和外向宝宝玩到一起 。 改变宝宝的性格 , 家长不要着急 , 一下子把内向宝宝引到外向宝宝的群体中 , 宝宝容易产生自卑感 , 会更加不知所措 。
要改善宝宝行为 , 需要循序渐进 。 和其他宝宝交往 , 不妨先从小范围开始 , 只和1~2个宝宝一起玩 , 之后再过渡到大范围交往 , 甚至和陌生成人交往 。
成年人或者大孩子 , 可能会给胆小的宝宝带来紧张感 , 而和比自己年龄小的宝宝玩 , 他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安全感 。 所以 , 父母不妨让胆小的宝宝多和低龄同伴交往 , 逐渐向大年龄发展 。
八、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 , 那么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事的最好的老师 。 因为 , 在与自己的同龄人交往时 , 孩子会全身心放松、无拘无束 , 容易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境 。 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 , 爸妈要及时鼓励、强化 , 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有所帮助 。
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 , 爸爸妈妈要鼓励他们“走出去” , 多到同龄小朋友的家里做客 。 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 , 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 。 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 , 一般都会兴奋、喜悦 , 会主动带小伙伴参观家里 , 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 , 这样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 , 塑造了开朗的性格 。
可以多创造机会 , 联系其他家庭搞一些小型聚会 , 也可以带宝宝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 , 创造各种机会让宝宝多接触同龄孩子 。 家是宝宝最熟悉的环境 , 在家里宝宝能够更加放松 。 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 , 告诉宝宝是小主人 , 让他帮忙照顾好其他小朋友 。
有的妈妈觉得带着宝宝出去不方便 , 出门的时候喜欢让家里的其他成员看护 。 这样做 , 浪费了很多与宝宝交流的绝好机会 。 因为 , 越是休闲、自然的时候 , 宝宝越容易吐露心声 。 所以 , 妈妈出去购物、游玩、访友、散步、休闲的时候 , 不妨带上宝宝 , 你会发现你的宝宝也有活泼、善谈的一面!
以上提供了改变四岁宝宝内向的多方面方法 , 父母慢慢行动起来 , 宝宝才四岁完全来得及 , 让宝宝一步步慢慢外向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