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舆情传播的3个特点 舆情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互联网舆论传播关系出现三个新特点:舆情话题多样化、分层化 短视频引发内容生态变革
6月25日下午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0(2019)》 , 该蓝皮书收录了由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刘鹏飞、曲晓程的研究成果《2018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通过对2018年全年共计637件热点事件进行统计 , 分析出了2018年互联网舆论传播关系的三个新特点 。
特点一:网络舆情发酵源头多样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 , 网络曝光不断增长 。 当前舆情发酵源头可分成传统媒体监督、自媒体爆料、常规报道引发解读、不当言论以及境外信息 。 后真相时代 , 观点和情感而非事实往往成为话题先导因素 , 而网络爆料与新闻反转也成为常见现象 。 而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 , 除了带给舆论场新变化 , 也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
特点二:网络用户群体丰富分层变化更加显著
互联网平台用户增长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 三、四、五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新增网络需求、服务缺口与市场发展空间导致当前互联网消费和文化现象 , 层次愈加丰富 , 声音更加多元 。 随着资讯平台迎来爆发期 , 这些平台在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 , 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 。 但也带来了盲目迎合用户趣味 , 加剧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 。
特点三:短视频引发内容生态变革重塑城市形象
【浅析舆情传播的3个特点 舆情传播的特点有哪些?】“有视频有真相”继“有图有真相”开始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 ,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 , AI主播的出镜成为可能 , “有视频有真相”的说法也可能遭遇挑战 。 另一方面 , 短视频在打破“官方”神秘或刻板印象方面凸显了优势 , 政务、媒体短视频账号在获取网民认同过程中亮出“十八般武艺” 。 而在城市文创、品牌营销和文化传播方面 , 短视频的兴起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生动的了解城市的新途径 , 从而引发“网红城市效应” , 形成了独特的城市IP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