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 从正确添加辅食开始

很多人认为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 所以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吃东西, 其实, 这样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 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 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 。 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 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因此, 家长从4个月大开始, 就要特别注意宝宝咀嚼能力的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最适合一岁前宝宝的辅食食谱》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哦 。
【4个月|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 从正确添加辅食开始】 为什么要训练宝宝咀嚼能力?
为什么要训练宝宝咀嚼能力?宝宝出生后就有寻觅乳头及吸吮的本能, 一旦吸入母奶之后, 宝宝就会进行吞咽奶水的反射动作, 而且随着月龄的增加, 吞咽能力会越来越协调且进步 。 但是咀嚼能力的完成, 是需要舌头、口腔、牙齿、面部肌肉、口唇等配合, 才能顺利将口腔里的食物磨碎或咬碎, 进而吃下肚子 。 所以, 咀嚼能力是宝宝整个口腔动作长时间且经常的练习使用, 才能达到的能力 。
1、咀嚼能力低下易营养不良
如果家长没有积极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并忽略提供各个阶段不同的辅食, 等宝宝过了1岁之后, 就会发现宝宝因为没有良好的咀嚼能力, 而无法咀嚼较粗或较硬的食物, 有可能造成营养不均衡、挑食、吞咽困难等问题 。
2、咀嚼能力低下影响语言表达能力
宝宝的口腔肌肉功能得不得锻炼, 会影响面部、口腔肌肉的发育, 而牙龈和牙齿没有得到适当地挤压和锻炼, 发育和排列也容易受影响, 可能不牢固或者牙列拥挤, 而且舌头、嘴唇等口腔器官的灵活性也会受影响, 阻碍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
如何正确添加辅食 训练宝宝咀嚼能力?
1、4-6个月大宝宝
4个月以后, 宝宝的吸吮及吞咽液体食物的动作已成熟, 可以顺利喝进奶类食物, 而不容易流出来 。 此阶段开始, 宝宝的舌头也变得较灵活, 他会尝试利用舌头及口腔的动作, 将嘴中的糊状食物或果汁进行吞咽, 不过, 动作还不是很协调, 有时会把食物推了出来或是只吃进去少量的食物 。
Tips:
建议从4个月大开始(如果有过敏体质可从6个月大开始), 妈妈就要开始给予宝宝糊状或泥状等奶类之外的食物, 让宝宝有机会训练口腔的动作 。 为了配合宝宝的嘴巴大小, 建议妈妈使用小型、材质安全且较浅的汤匙来喂食 。 刚开始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 妈妈不用灰心, 也不要太心急, 只要每天尝试就会发现宝宝吃进食物的机率越来越高 。
到了6个月大左右, 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小牙饼, 让宝宝自行抓握、塞进口中, 帮助宝宝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 。
辅食形态多为流质或半流质, 如:米麦粉糊、苹果泥、果汁、菜汤、合适的牙饼等 。
2、7-9月大宝宝
大多数宝宝7个月大一脚开始长牙, 此时期宝宝咀嚼及吞咽的能力会较前一个阶段更进步, 宝宝会尝试以牙床进行上下咀嚼食物的动作, 而且, 宝宝主动进食的欲望也会增强, 有时看到别人在吃东西, 他也会做出想要尝一尝的表情 。
Tips:
妈妈可以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辅食, 并让辅食的形状较4-6个月大时更硬或更浓稠些 。 提供宝宝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 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并能促进牙齿的萌发 。 妈妈除了喂宝宝吃食物之外, 如果宝宝已长牙, 也能够提供宝宝一些自己手拿的食物, 例如水果条或小吐司 。
因为长牙, 宝宝可能会觉得不舒服, 可以供给婴儿一些磨牙饼干、烤馒头干等稍有硬度的辅食, 通过咬、啃这些食物, 刺激牙龈, 帮助乳牙萌出, 改正咬奶头的现象, 而同时也及时地训练了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 。
辅食的形态为半流质或半固体, 如菜泥、较粗的果泥、水果条、面包片、豆腐与稀饭等 。
3、10-12月大宝宝
此时宝宝已经长出4-6颗牙, 咀嚼能力及口腔动作更加协调, 宝宝会尝试先咬碎或咬断食物, 再进行简单咀嚼的动作 。 此阶段开始, 宝宝能否好好的咀嚼食物, 对于牙齿的发育也有影响, 适当的咀嚼, 可以刺激乳牙的生长, 增进下颌、脸部肌肉的发育, 同时, 也能使宝宝通过辅食得到身体健康需要的营养 。
Tips:
宝宝的副食品已渐进到成人化的阶段, 不过, 原则上, 不易消化或太油腻的食物还是不适合让宝宝吃 。 可以选择成人化的食物中, 较软、较易咀嚼的食物 。 除了大人帮忙喂食之外, 也可以培养宝宝自己进食的能力, 妈妈不妨为宝宝另外准备一个防水围兜以及一支适合抓握的小汤匙, 让宝宝自己也舀食物来吃, 这样还能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自理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