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浙江经贸专修学院学风好吗)


作者:白琦瑛
今年春耕时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开展了一场校园农耕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我们希望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劳动技能,不断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爱农村、善经营、懂管理、很专业’的专业素养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劳赐铭说 。
近年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构建高职教育、职业培训、教学科研、职业技能鉴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利用技术赋能
专业培训送上门
贵州省岑巩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处偏远,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久藏深山人未识”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岑巩县政府提出的具体需求,学院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专业群优势,分级、分类为当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形成“一带多”的模式,确保服务有成效 。
“日前,电子商务专业群农村电商社会服务团队两次赴岑巩县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累计开展了为期12天的普及培训和提升专项培训 。培训覆盖了全县,共培训了928人次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商玮介绍,通过培训,参培学员们纷纷开始电商直播、抖音短视频营销等实践,部分学员的抖音账号快速涨粉,销售额比同期增长60% 。如今,当地网店数量以及在新媒体上的应用数量明显提升,形成了“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带动模式 。
据悉,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团队足迹已遍布省内所有地区及新疆、青海、贵州等边远省(区) 。截至2020年底,累计培训“新农人”超过1万人(天),惠及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200余家 。
加快农村发展
人才、项目两手抓
3月29日,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企业骨干等100余人来到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班 。
此次培训,是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与达拉特旗农牧局联合举办,是学校“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社会培训服务模式向外省培训服务输出的首次尝试 。学院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打造“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现代涉农智慧培训服务中心,构建服务涉农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 。
为更好地提供涉农服务,2019年,学院从浙江农民大学培训的63万名学员中,遴选30名优秀学员,发起组建了浙江农民大学校友优质农产品供销联盟,联盟秘书处设在学校继续教育学院 。联盟通过与相关市县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多元化、多维度合作,构建了涉农人才实战培训资源共建机制 。
学院利用“新供销·新零售·新农创”现代涉农智慧培训中心,集成智慧庄稼医院与融媒体品控、数字农业与新形态电商、农产品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涉农品牌策划与新零售、数字供销与涉农供应链金融、农产品营养与食养智慧六大项目,孵化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社会培训服务金牌团队,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在涉农全产业链发展中的需求 。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发展为方向,内涵建设为主线,创新管理体制为突破口,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优质校、“双高”校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体制机制创新、规模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
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学校治理软实力
为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软实力,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从深化产教融合、治理体系现代化、学生全面发展3个目标维度出发,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将“校社政企”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双高”建设先导项目,通过构建“顶层决策、中层协调、底层执行”的理事会三级组织架构,明确成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学校首创“三级联动、四层互访、五级会商”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发挥理事会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办学、服务行业地方、人才培养等事项上的咨询、协商、议事和监督作用,有效拓展了与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产业园区的合作领域 。目前,学校合作企业从181家增至300余家 。
同时,学校创新构建理事会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打造“数字工匠学院”“蓝莓学院”等平台,形成了“一群一品”校企合作特色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