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如果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的人离开了,该怎么办?


孩子, 如果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的人离开了,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在经历一些事之前 , 我不认为教会孩子:如果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的人离开了 , 该怎么办 。 这件事有多重要 , 还自以为是的认为 , 这个事情和“独立”就是一件事情 。 可经历这件事后 , 我发现我错了 。
我的一个朋友 , 用描述现代女性常用词汇“女强人”来形容她最恰当不过 。 她是我朋友中公认的那种强人 , 任何情况下都能临危不乱 , 甚至独立的让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她是个男人 。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 , 上周她妈妈去世了 , 她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 , 她对我说:她觉得这个世界都抛弃了她 , 以前的她独立、自信、有目标、无所畏惧 , 是因为她觉得哪怕自己输的再惨 , 都有那么一个人“妈妈”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她 , 可是现在没有了 , 所以她的目标、她的独立、自信仿佛都被她妈妈带走了一样 。
其实这种情况 , 并不少见 。 不光大人如此 , 在孩子身上也时有发生 , 例如有的孩子从小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了 , 就会出现类似的状况:学习一落千丈、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等等 。 这类警钟告诫我们 , 父母在教会孩子独立的同时 , 也应该慢慢教会他:如果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的人离开了 , 你该怎么办 。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实用和美好的礼物 。 因为 , 对于孩子来说 , 这种能力会帮助他在那种父母根本无力帮助、孩子自己“爬不起来”的困境中重振精神 。
孩子, 如果那个一直站在你身后的人离开了,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那具体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 让孩子从小确信:即使那个最爱自己的人离开了 , 自己也会一直被关注、被爱 。
很多父母不想和孩子谈论“死亡”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 , 父母甚至无法明晰孩子这些问题背后的意义 。 就比如 , 有些孩子在清明扫墓过后会不停地、紧张兮兮地问死亡的问题:“妈妈也会死吗?”“我也会死吗?”“妈妈会在什么时候死去?”看到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 身为父母的我们也变得紧张 , 甚至觉得 , 告诉他们死亡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 其实并不是这样 , 我们没有理解孩子这些问题隐含的意思:1、对生命本身的好奇;2、对会失去爱自己的人的恐惧;3、死亡和经历过分离的相似 , 让他们觉得更加难过;4、他们想向父母表达:我害怕你们的离开 , 害怕你们离开后我不再被关注、被爱 。 所以父母的重点应该放在 , 让孩子从小就确信:即使最爱自己的人离开了 , 自己也会一直被关注和爱着 。 可以用语言不断强化孩子的信心 , 也可以用事例来向孩子证明:例如爷爷奶奶走了有爸爸妈妈爱你 , 爸爸妈妈走了还有你今后的老公(老婆)和孩子爱你等等 。
第二 , 关注和理解孩子对死亡相似经历(比如:分离、其他亲人的离世)的恐惧 , 帮助孩子掌握排解消极情绪的方法 。
我们想要帮助孩子走出类似恐惧的阴影 ,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重新感悟相似经历 , 从而自己生出力量走出来 。 因此父母不要忽略平时与孩子分离时的点滴 , 鼓励他们说出、表达出自己恐惧的情况;帮助他们体验、分析、重新尝试并感悟 。 这样的反复练习 , 会让孩子逐渐强大起来 。
其实这种练习不光会让孩子走出恐惧的阴影 , 孩子还会在练习中学会排解消极情绪 , 并形成对自己有效、良性的解决消极情绪的方法 ,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 我们大人很多时候都很难做好 。
第三 , 带孩子理解死亡、尊重死亡会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 。
害怕让我们远离 , 远离让我们恐惧 , 这是个无限循环 。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打破、接近、了解、尊重 。 这样会显著消除我们的恐惧心理 , 孩子也是一样的 。 有意识的带孩子正确理解死亡、尊重逝者会让孩子真正了解死亡、更加尊重和珍惜生命 , 同时也会有效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 会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珍惜与家人、爱人、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

推荐阅读